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红杏出墙”大家想到什么?这句话原来有“春色满园”的正面意思,又如何理解呢?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出自宋代诗人叶绍翁的《游园不值》。这句诗字面意思是:满园的春色是关不住的,一枝盛开的红杏已经伸出墙外来了。然而,它背后蕴含更深刻的意义和丰富的象征。

  诗人本想游园赏春,但园门紧闭,无法进入,然而,墙外的一枝红杏却让他感受到满园的春色。“春色”指的是春天的美景,而“关不住”则暗示春天的生机是无法被限制的。墙外的红杏就像是春天的使者,将园内的春色传递到墙外,让诗人感受到春天气息无处不在。

  这句诗还蕴含了一种哲学思想:世间万物都有其内在的生命力和发展的规律,任何外在的限制都无法完全束缚它们。它提醒我们,要尊重自然和生命的本质,不要试图过度地去控制或限制一切,因为生命力总是会找到突破的出口。

小楼一夜听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

  描写春天有多样的角度,可以“听”的春雨又是怎样的呢?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出自南宋诗人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

  诗人透过“听”春雨,写出了春夜的宁静与雨声的细腻;而“卖杏花”的声音则从听觉过渡到视觉,让人联想到杏花的娇艳,生动地展现了江南春日的明艳与生机。

  “一夜”暗示诗人整夜未眠,可能是因为内心的忧愁;而“明朝”则带来了一丝生活...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踏入初春,大地生机再现,这句古诗“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便把这样的大自然情景,表露无遗。具体又如何理解呢?

  这句诗出自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以“天街小雨润如酥”形容春雨的轻柔与滋润,仿佛大地被一层薄薄的酥油覆盖,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而“草色遥看近却无”描绘了草色初现时的朦胧感,远看似乎已经绿意盎然,但走近却又难以捕捉。

  这种若隐若现的景象正是早春的特点,展现了大自然的微妙变化,令人对未来充...

律回岁晚冰霜少 春到人间草木知

  春回大地,有什么古诗来形容此时此刻的情景呢?

  有一句话:“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出自宋代张栾的《立春偶成》。这句诗描绘了立春时节的景象,表达了春天到来的微妙变化。

  “律回”指的是阳气回升,暗示春天的归来。 “岁晚”是指一年将尽之时,此时冰霜逐渐减少,大地开始回温。“春到人间”顾名思义,就是指处处弥漫着春天的气息;“草木知”则赋...

沾衣欲湿杏花雨 吹面不寒杨柳风

  春回大地,细雨纷飞的日子又来临了。古时有一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描写这样的天气,具体是什么意思呢?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出自南宋诗僧志南的《绝句》。

  这首诗的全文是:“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描绘了早春时节的景象。

  杏花雨,指清明前后杏花盛开时节的细雨。诗句中的“沾衣欲湿”形容细雨如丝,轻轻沾在衣裳上,似湿未湿,给人一种朦胧、细腻的感...

相关标签

夜半饭牛呼妇起 明朝种树是春分

  今天是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这一天开始,气候逐渐回暖,万物复苏,是春耕的重要时节。有一句话:“夜半饭牛呼妇起, 明朝种树是春分。”是什么意思呢?

  这句诗出自清代诗人宋琬的《春日田家》,生动地描绘了春分时节农家的忙碌场景,充满展现出浓厚的乡土气息和生活情趣。

  春分前一天夜半时分,农妇人起床喂牛,确保牲畜有足够体力进行第二天的劳动。同时,农人也会叫醒老伴,一起讨论第二天的农事安排。

  农夫在这一天最爱种什么?原来是种树。

  春分时节,气温回...

红楼隔雨相望冷 珠箔飘灯独自归

  有什么是借春雨而寄情的凄美诗句呢?这里便有名句:“红楼隔雨相望冷 珠箔飘灯独自归”,它出自谁人之作,又指什么呢?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春雨》,全诗如下: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宵犹得梦依稀。

  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李商隐在这首诗中,借助春雨的迷濛,烘托出别离的寥落与思念的真挚。当中“红楼隔雨相望冷 珠箔飘灯独自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