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人已逝 周恩来与日本的渊源

编辑︰郭晓阳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任总理周恩来逝世45周年,在其任内,一直希望推动中日友好;而日本创价学会会长池田大作,就是日本民间致力为中日友好而努力奔走的有心人,多年来亲自来访中国不下10次,与周恩来总理建立深厚友谊。在1976年,池田大作得悉周恩来总理逝世后,写了不少缅怀周恩来总理的文章,以表其追思之情。

  “总理,想必您是累了,请安息吧……”

  在关西接到周恩来总理逝世的消息。我怀着要来的始终要来的心情,默祷他的冥福。“总理,想必您是累了,请安息吧……”

  1976年1月9日那天,从大阪动身前往京都开会,与京都一千名会友一起默祷总理冥福。(8日逝世的消息在翌日发布)京都是周总理在青年留学时代曾经游览过的地方。21岁的青年周恩来,在离日前,曾在西京岚山﹑圆山公园等地留下足迹。

  那是1919年春天的事。

  当时岚山细雨濛濛,两岸松树葱郁,萧萧春雨,似无霁意。如何拯救羸弱的祖国?他为了寻求生路而遥遥东渡。来到日本只见强大的国势背后,是一群茫然缺乏希望且疲惫不堪的人民,藐视中国的国家主义歪风依旧。──归去来兮!回中国吧! 

  青年抬头仰望,雨停了,在万绿丛中,有一簇樱花显得格外艳丽夺目,仿佛装了灯。圆山公园里,游客熙来攘往观赏夜樱,好不热闹。满园樱花灿然盛开,灯火映照下的粉红花海,美如仙境。

  “五十年前,我在樱花盛开时离开日本。”我的耳边响起周总理的声音。相信总理所说的樱花就是京都的樱花吧。“总理,请您在樱花盛开的时候再来日本。”听我这样说,总理答道:“我也有这个愿望,但是恐怕难以实现。”这是他逝世前一年又一个月──1974年12月5日的事情。

  那时总理已病重。会见开始总理就说:“这是您第二次访华吧。首次访华时,正是我病情最严重的时候,所以无法会见。”我首次访华是在半年之前。

  在我抵达北京后的第二天,是6月1日,总理为了动癌症手术而住院。在手术的两年前(72年夏天),总理被发现患上癌症。73年,百忙中有72天是在医院中渡过。从74年年初起,病情开始不乐观,却无法放下工作。总理每天都要工作18小时。又听说有时还连续工作30个小时。同年4月,总理陷入缺氧状态。继而在5月,三次病危。到6月1日才迫不得已同意入院动手术。

  尽管身陷病榻,总理依然为了我的首次访华,进行百般周到的准备。譬如:饮食的好恶,有否吸烟?生活上有何习惯等等,细致入微地要中间人向我打听。于是我托人回话:“太不好意思了!您的厚意,实在感激不尽,不必为我费心。一切都听从中方安排。” 

自1968年开始,池田大作就开始为中日友好和平出力,到1974年5月首次访华,亦表明希望在中日两国之间架起通向和平的金桥。(网上图片)

  虽然如此,总理却为了让我睡得好,将我下榻的房间全部换上不透光的窗帘。这次访华,我随处感受到总理无微不至的关心,仿佛置身于总理关怀的大海之中。

  那年9月,我第一次访问莫斯科,见到苏联柯西金总理。即使处于中苏严重对立的时代,但在柯西金总理心目中周总理确实是一位杰出人物。他认为只要有周总理在,无论有任何障碍,中国最后都能克服。

  遗憾的是……中国的大树已身染重病。(八之一)

  (转载自《中国周恩来总理》池田大作中文网,标题经编辑整理)

池田大作赞周恩来 促成中日和平友好条约

池田大作忆周恩来“政治遗嘱”:走入民众 与民同在

毋忘初心 周恩来病中推动中日友谊

身染重病不言放弃 周恩来为国鞠躬尽瘁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