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05/06/2024
香港民间和内地官方,或者说香港民间和内地民间的关系,又是怎么样?从东华医院的大堂中,看到由皇帝赐予的牌匾,可见一斑。
1870年成立的东华医院,1877年第一次回内地赈灾,当时的赈灾活动就是中国近代史中最严重的一次大灾难。
丁新豹看东华医院首次内地赈灾 协助筹款救助超级旱灾灾民
这次大灾难是旱灾,名为“丁茂奇荒”,牵涉所及的地方包括整个山西省,以及河北、河南北边、安徽西北边,都是灾区。
现时东华医院大堂中的一块写着“克广德心”的牌匾,就是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送给医院的。当年曾国荃运气不太好,他刚刚去到太原,就发现当地发生了这么严重的旱灾,死了超过1,000万人,是中国近代史的一次大灾难。
旱灾往往住造成严重的死亡数字,因为不是单单没有东西吃,也会没有水喝。当一个人没有水喝,很容易会捱不到,而且没有水的话,所有庄稼都会枯死了。那个年代,不可以在外地将食物和水运送到灾区。再者,就连邻近的省也会遇上旱灾,难施援手。
结果,当时的清朝朝廷委任了李鸿章去赈灾。李鸿章是直隶总督,他就透过东华医院去做赈灾工作。他说潮州有很多富有商人,便叮嘱他们集腋成裘,捐钱赈灾。当时东华医院收集了香港各界人士的捐款,运到内地,此外,南洋地区的慈善团体也将捐款收集后,先汇给东华,然后东华将那些捐款汇到内地赈灾。
完成赈灾后,李鸿章便上奏皇上,请求他论功行赏。当时的光绪皇帝就御赐了一块写着“神威普佑”的牌匾给东华医院,这也是香港第一次接受皇上御赐的牌匾,现在这块牌匾就挂在上环文武庙。
这次中国近代史最大型的灾难,也是东华医院第一次参与赈灾活动。往后,这类赈灾活动陆续有来。
延伸阅读:丁新豹回顾香港大学是为中国而建立
丁新豹看东华医院踊跃赈灾 曾获清皇帝御赐牌匾表扬贡献
1884年华北水灾,东华又去帮忙赈灾,这次则由李鸿章和联同三位官员赠予一块“见义勇为”的牌匾给东华医院。
1年后,1885年广州发生水灾。这次东华当然也有全力帮忙赈灾,其后获得光绪皇帝赐予“万物咸利”的牌匾。
东华医院由1870年成立,到了1885年,光绪皇帝已有2个御赐牌匾送给东华,都是跟赈灾有关的。由此可见,香港人回内地赈灾,并不是从现在开始的,而是早于19世纪晚期已开始回去内地赈灾。
1920年,东华医院又参与了另一次严重的大旱灾,涉及中国北方直隶、山东、河南、陕西和山西。这次旱灾的情况,就跟1877年的“丁茂奇荒”(山西大旱灾)十分相似。
当时出任山东威海总督的骆克(Sir James Haldane Stewart Lockhart KCMG),因在1887年做过香港的华民政务司,与东华医院素有渊源,而这次山东遇上特大旱灾,骆克就联络东华帮忙筹款赈灾。在赈灾完结后,骆克就给香港东华院送了一块“可以疗饥”牌匾。
这类的例子比比皆是,东华差不多每年都到广东赈灾,而东华的这些牌匾正好反映香港和内地在赈灾活动的密切关系。
东华曾参与的赈灾活动,还有高州饥荒、清远水灾等。
东华一直不停地参与赈灾活动,直到1949年后,国家把所有民间赈灾活动都全部收回中央负责。
香港人从没有停过(赈灾),这是足以令我们自豪的。到了中国改革开放,我们又立即回到内地赈灾了。
东华没有任何政治背景,也没有宗教背景,完全是出于中国人救灾扶危的心去参与赈灾的。
延伸阅读:丁新豹忆基督教跟革命的关系密切?
丁新豹看东华医院“一‧二八”赈兵灾 成立工艺所助民众学手艺
到了1931年,日本侵华,成立满州国。1932年,日本人开始在上海蠢蠢欲动,当时的十九路军去打日本人,结果在上海打了一场名为“一‧二八”事变。当时十九路军总指挥蒋光鼐和军长蔡廷锴赠予匾额“义气可风”给东华医院,以表扬其赈济上海的兵灾所作出的贡献。
东华除了赈灾外,又成立了不少工艺所,让民众学习一门手艺谋生。
从种种的赈灾活动,我们可以知道香港和内地陆的联系从来没有中断过,当时民间的交往是很密切的。由此,我们也知道香港人的慈善观念由来已久。(八之六)
(转载自香港中华文化发展联合会《历史文化学堂──和谐与矛盾:论清末至中共建国前的中港关系》专题讲座@YouTube,标题及内容经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