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田大作忆周恩来“政治遗嘱”:走入民众 与民同在

编辑︰黄皓颐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任总理周恩来逝世45周年,在其任内,一直希望推动中日友好;而日本创价学会会长池田大作,就是日本民间致力为中日友好而努力奔走的有心人,多年来亲自来访中国不下10次,与周恩来总理建立深厚友谊。在1976年,池田大作得悉周恩来总理逝世后,写了不少缅怀周恩来总理的文章,以表其追思之情。

 池田大作解读周恩来 人民互信建真正中日友好

   其实,早在10年前周恩来总理已经托人传来郑重口信,并与我们保持联系。他们就是政治家高碕达之助、作家有吉佐和子等日中友好事业上的前辈。总理的关注点在于“创价学会是扎根于民众而建立起来的团体”。“走入民众,与民同在”正是总理的座右铭。

  此外,总理还重视我们学会在战时因抵抗日本军国主义而遭到镇压的历史。总理的着眼点在于“对方能否超越国家主义”。关于日中友好关系,总理终究是以民为本来着想。一纸条约,容易生变。总理的想法是:“只有树立民众彼此真挚的理解、信赖关系,才能有真正的中日友好。” 

  延伸阅读:毋忘初心 周恩来病中推动中日友谊

  我在1968年提出的《日中邦交正常化倡言》的基本精神,亦与此同出一辙。两国人民才是真实的,只有将观点放在“民众与民众”而不是“国家与国家”之间,才能突破现状。我的倡言受到猛烈抨击,有些人批评:“宗教领袖何必要系‘红领带’。”

  时值1970年3月,政治家松村谦三先生力劝我一同去中国。我回答他:“感谢您的美意,但我是个宗教家,而创价学会又是个佛教团体。复交要在政治层面解决。我会请我创办的公明党人员访华。”他说:“有关池田会长与公明党的事,我会一一秉告周总理。”

  周总理信赖公明党,托付以恢复日中邦交的搭桥工作,身为创党人的我来说,是个永垂不朽的荣誉。

池田大作赞叹 周恩来病中仍盼世界平等互助

周恩来总理(前右二)比池田大作年长30年,但一直很重视与对方的友谊,两人同样积极推动中日友好关系。(网上图片)

  摄影完毕,总理说了声“请到这边”,然后走在前头为我们带路。我看着他的背影,透过人民服,我感到总理明显消瘦了。总理只靠一股魄力站在那里……我怕人多会影响他的身体,决定只我和妻子两人进入会客室。

  室内毫无装饰,或许是因顾虑总理的眼睛,光线也相当微弱。会谈之际,为了不让总理劳累起见,我尽量少说话。总理谈及许多方面,但当中一贯的是对21世纪的热切展望。当时,总理心里惦念的是自己死后的事。

  “20世纪最后的25年,对世界来说是最为重要的时期,因此所有国家必须站在平等的立场互助合作。”,“但愿在剩下的25年里,为了亚洲与世界的和平铺上坚固不摧的轨道,并完成21世纪的中日友好事业……”。我把这番话全当作总理的“遗嘱”。

  延伸阅读:邓小平高瞻远瞩 中日关系友好发展

池田大作回忆周恩来 预示中国富起来

  总理曾经说过:“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肤色,四海之内皆兄弟。到那时帝国主义不存在了,世界大同了,不过,这大概要到21世纪以后才可以看到。我是看不到了……年轻的人有希望看见。”

  总理还向我说:“正因为你还年轻,所以我重视与你的友谊。”当时总理76岁,我46岁。总理又说:“中国决不做超级大国。”总理心里怀有一个信条就是:“假使将来中国变成超级大国,在世界上称霸,请世界人民与中国人民连手打倒它。”

  “当今,中国在经济上尚不富裕”我相信这句话的背后包含着一种深切的决意,就是:中国决不甘于现状,今后中国定将脱胎换骨。

  会见之后第二个月,总理宣布了迈向21世纪的“四个现代化”基本路线,一定要使心爱的人民富裕起来……这就是总理在政治上的遗嘱。(八之四)

    (转载自池田大作中文网《中国周恩来总理》,标题经编辑整理)

池田大作忆周恩来:他心里只有人民

池田大作赞周恩来 促成中日和平友好条约

毋忘初心 周恩来病中推动中日友谊

身染重病不言放弃 周恩来为国鞠躬尽瘁

池田大作追思伟人周恩来 病中推动中日友谊永不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