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蟹文化|比起味道 秋天食蟹古时另有一番意义

编辑︰康文
撰文︰禾末

  时节一入秋,红通通的螃蟹就会出现在各大媒体广告上,提醒你“食蟹的季节又到了”。有句话也是这样点出秋天是螃蟹盛产的季节:“秋风起,蟹脚痒,菊花开,闻蟹来。”可是,究竟为什么秋天的螃蟹最好吃?今日就跟大家探讨一下中国的食蟹流行史!

 

食蟹自古以来皆有记载

  古人在很早以前就有食蟹的习惯,先秦文献《周礼》就有以下关于食蟹的记载:

  《周礼。天官。庖人》说:“皰人掌共六畜、六兽、六禽辨其名物。凡其死生鲜薨之物以共王之膳,与其荐羞之物及后、世子之膳羞。”

9月份,蟹农正在养殖水塘收获螃蟹,准备销往市场,满足一众食蟹爱好者。(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话中的“荐羞之物”实指全国各地的土特产,譬如两湖地区的鱼,青州等地的蟹。同期的《汲冢周书》亦曾提及周成王时,海阳有蟹入贡。追溯古时的海阳,即现今渤海湾一带,照此推断,进贡的螃蟹属于海蟹。由此可见,早期中国人食蟹多半是海蟹,至于淡水蟹还是之后的事。

  延伸阅读:中秋节喝桂花酒有典故 寓意富贵高中状元

魏晋时期演绎出一套滋味食蟹法  带动螃蟹销情

  据文献记载,春秋时期曾爆发过中国早期规模最大的“蟹灾”,田间螃蟹横行,却无人问津。但是自魏晋以后再没传过闹“蟹灾”,皆因吃蟹被赋予了新意义,这就跟一位东晋文人有莫大关系。

  “毕茂世云:一手持蟹螯,一手持酒杯,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出自《世说新语·任诞》的一句,首次记录了文人食蟹的方式。

  古籍名中“任诞”一词有任性放纵意思。被记录在内的名士均主张言行不必遵守礼法,凭禀性行事,不做作,不受任何拘束。他们认为这样才能回归自然,才是真正的名士风流。在这种标榜下,许多人以“作达”为名,实际是以不加节制地纵情享乐为目的。

  引句提到的“毕茂世”(即毕卓) 为晋元帝时期的吏部郎,官职属中央六部中的一部,但毕卓偏不把名利当一回事,反而酷爱饮酒食蟹,常常因酒醉耽误公事,最终把官位都“喝掉”。他大张旗鼓地向世人宣告这种舒畅的生活方式,影响了古人品蟹观,自此食蟹被文人雅士认定为高雅闲适的情趣,蟹销量自然增加。

魏晋时期文人毕卓沉迷食蟹。(网上图片)

  及后在多个朝代,食蟹活动延伸至饮酒、赏菊、赋诗四位一体的雅致韵事。秋深、菊瘦、蟹肥,秋天食蟹因而成为别个季节没有的一种优雅享受。

  唐代大诗人李白、北宋文人苏东坡,都是资深食蟹爱好者,他们都曾就食蟹为题材提诗。以“识食”而著称的苏东坡更曾经以诗换蟹,可见螃蟹在文人心中价值有多高。

内地不时都会在秋天举办千人蟹宴,邀请民众一起感受食蟹的乐趣。(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延伸阅读:中国食蟹市场有多大?

秋天食蟹不只是形式上美味 也有品质保证

   “无酒不欢、无蟹不宴”、“无蟹不成席”如今不止被江南民众所熟知,而是在全国流行的风俗,大闸蟹也成为秋天餐桌上必备的美食。

  俗话说“九雌十雄”,农历9月应食母蟹,10月则食雄蟹。卵生的大闸蟹,一般两年达到性成熟,每年秋天开始生殖洄游,并在咸淡水处交配产卵、孵化发育,是个捕捉的好时机。

秋天大闸蟹大只又成熟,肚身雪白,蟹肉较多且鲜甜,蟹膏丰盈。(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而且入秋后,水温逐渐变冷,螃蟹肉质因此收紧,变得紧致且鲜甜细腻。亦有指,秋天正值螃蟹储存能量准备过冬之时,因此它们身上的蟹黄、蟹膏都格外肥美。

  这种种因素都印证著: “无论是膏蟹、肉蟹、大闸蟹,螃蟹就是在秋天长得最好吃!”。

  延伸阅读:10种茶具 认识中国茶文化

秋天飘来腊味香 “送饭神器”腊肠的魅力何在?

食蟹文化|中国人品蟹历史 不变是对美食的执着

中秋美食|中秋节喝桂花酒典故 寓意富贵高中状元

中秋美食|玩转传统!博物馆文创月饼掀国潮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