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

  这两句词,是形容澄明的夜色和温柔的细雨,更巧妙的是诗人用数字来描写,实在有趣得很。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是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其中两句,指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

  这首词是辛弃疾居于江西省上饶时的作品,当时诗人于晚上在黄沙道上散步时作,最终写出这篇描写夜色和小雨的佳作。

  全首词从字面来看很容易理解。全首是“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雨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延伸阅读: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买鞋需要先“打匹”?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香港,新界农村一般离墟市较远,孩子少有机会到墟市去。   孩子要买鞋,由于没有尺,客家人会用一条麻包绳或咸水草,来量度孩子的脚掌长度,然后把相当孩子脚长的麻绳/咸水草到墟市买鞋,这个动作就叫“打匹”。

  为什么叫“打匹”?

  “匹”是古时的量度单位。《说文解字》:“匹,四丈也,从八、匸。八楪一匹,亦声。字亦误作疋。”《说文通训定声》:“按:《汉书·食货志》:‘布帛广二尺二寸为幅,长四丈为疋。’”

  打匹,就是把脚长度量度出来了。

  古人的确有以麻绳来量度脚掌尺寸的。《细说汉字部首,足部》引《韩非...

古时有文采的歌妓名叫什么?

  古时在朝廷上以卖唱为生的女子称为官妓,而富有文采的歌妓就会再加上一个称号,是什么呢?

  在唐代,有文采的的歌妓被称为“女校书”。

  唐代著名女校书薛涛,本身是一名歌妓、名媛,亦是一名诗人,还是一位大美人。

  薛涛并不是出身低微才做歌妓的,相反,她父亲在京城长安当官,学识渊博,而她在八、九岁时已通诗律,作为家中唯一的女儿,薛涛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不过,可惜的是父亲早逝,她才不得已卖艺为...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很多古诗对于现代人来说,不看注解不易明白,但这一句算是例外。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柳满皇都”出自韩愈的《初春小雨》,意思是一年之中最美的就是这早春的景色,远胜过绿杨满城的暮春。

  看似简单,实则绝不平淡。

  前面还有两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指京城的街道上小雨纷纷,雨丝就像乳汁般细密而滋润,小草钻出地面,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要怎样才知道春天回暖?   古人往往把眼前的情景书写在画上,让一幅幅春天生气勃勃的景象跃然于纸上。

  北宋有一位名僧惠崇,他能诗善画,常能把眼前美景图像化地呈现出来,又能配上相应的诗句。

  有一天他看到眼前的桃花绽放了两三枝,又看到江水上的鸭子悠然畅泳,于是把这瞬间记下来,成为了有名的《春江晓景》;而后来大众就将这两句诗句借代为春天即将到来。

  《春江晓景》全文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相关标签

阎王易见 小鬼难缠

  “阎王易见,小鬼难缠。”是说,有时候地位更高者或许待人更和善,小人物反而更喜欢刁难别人。

  这句话出自清代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第十九回:“阎王好见,小鬼难当,旁边若有人帮衬,敲敲边鼓,用一个钱,可得两钱之益。”

  这个说法套用在现实中,“阎王”就是用来指代大人物或负责人,“小鬼”则表示下面的手下或小角色。有时直接与大人物对话,或许更好沟通,办事效率也高;反倒是无名小卒更喜欢刁难人,往...

梨花风起正清明 游子寻春半出城

  古时有关清明节的诗词不少,其中这句“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就形象地描写清明节时游人的景象,怎样理解呢这句诗呢?

  这两句出自宋代吴惟信的《苏堤清明即事》。古代认为,从小寒至谷雨,有二十四番应花期而来的风,梨花风为第十七番花信风,梨花风后不久就到清明了。清明节,游人为了寻找春意,大多出城踏青。

  这两句描写了清明时西湖美丽的苏堤和游人游春热闹的场面,充满欢愉热闹的气氛。

  这首诗还有两句,就是“日暮笙歌收拾去...

沾衣欲湿杏花雨 吹面不寒杨柳风

  春回大地,细雨纷飞的日子又来临了。古时有一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描写这样的天气,具体是什么意思呢?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出自南宋诗僧志南的《绝句》。

  这首诗的全文是:“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描绘了早春时节的景象。

  杏花雨,指清明前后杏花盛开时节的细雨。诗句中的“沾衣欲湿”形容细雨如丝,轻轻沾在衣裳上,似湿未湿,给人一种朦胧、细腻的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