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通识|什么是烫样?

编辑︰流萤

  要设计和建成一座建筑物之前,建筑模型必不可少,在古代,这些模型便叫作“烫样”。究竟烫样是如何制作出来的?

  烫样,是清代时给予皇帝御览而制造的立体建筑模型,是各项建筑设计的关键步骤,由于这种模型需要经过熨烫,故而得名。

  烫样大多利用高丽纸、油蜡、木料、秫秸等材料制作,以水胶拼接,模型表面按照建筑的细节进行描绘,所用到的工具包括剪子、毛笔、腊板等,还有特制的小型烙铁以便熨烫成型。

北京故宫宁寿宫花园局部烫样(复制)。(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在众多烫样中,以“样式雷”闻名于世。“样式雷”指的是清代皇家建筑设计世家——雷姓世家所制作的烫样。

  自康熙年间以来,宫殿、皇陵、御苑等清代主要皇家工程几乎都是出自于雷姓世家,包括有北京故宫、承德避暑山庄、颐和园、天坛等,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杰出代表,为世人留下众多珍贵的世界文化遗产。

  2006年,清代“样式雷”建筑图档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北京颐和园德和园戏楼烫样。(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延伸閲读:中国文化通识|古文献“四大发现”是?

趣谈中国文化|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 他的月薪有多少?

中国文化通识|清明节日期每年不同?

趣谈中国文化|“文房四宝”是哪四宝?文房不是书房?

中国文化通识|古文献“四大发现”是?

相关标签

重阳插茱萸 三插三不插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来自唐代诗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诗句,提及了古代中国重阳节一个重要习俗,就是插茱萸。

  茱萸是一种植物,有吴茱萸、山茱萸和食茱萸之分。古人在重阳节时,会将茱萸插在家门前及戴在头上,根据晋代周处《风土记》记载九月九日重阳这一天,民间流行茱萸插头上,以御初寒消灾避难、预防瘟疫等。

  另外,唐代风俗志《岁华纪丽卷第三》也记载了重阳节时人“重九登高”和“菊制龄、萸系臂”的风俗。

  为何重阳...

男不拜月 女不祭灶  

  踏入农历八月,又是华人最具节日气氛的中秋节。提起这个节日,我们除了会想起食月饼、玩灯笼外,大家又知不知道在老一辈之间流行一些中秋传统节日的习俗或禁忌?其中一项就是“男不拜月,女不祭灶”。

  想必大家都会有个疑问,就是为何一个讲究团圆的节日,偏偏男性和女性各自都有不能参与的活动?先说“男不拜月”,原来在古代民间,月亮多数用来形容女子,属于阴柔的代表,是故象征阳刚以及正气的男子自然就不适合祭拜月亮了。

  与之相应的“女不祭灶”亦是同样道理,每年的腊月二十三是小年,每家每户都会祭拜灶王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