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2-09-27
中国是航天大国,单在2021年便发射了百颗卫星上太空。但大家关注相关新闻时,会否被诸如“北斗”、“高分”、“实践”等众多卫星名字,还有它们的编号弄得一头雾水?中国卫星怎样分类,只看名字能知道它们的“技能”吗?
中国航天|“东方红”为主要通信卫星平台
经过50多年发展,中国航天体系已相当完整。其中的人造卫星就分为通信广播、导航定位、对地观测与传输遥感、空间科学与技术试验等“四大家族”。
通信广播卫星是数量最多、应用范围最广的卫星。它很好理解,就是在地球发射站和接收站之间,中继通信或广播信号的卫星。这类卫星必提“东方红”系列。
延伸阅读:“东方红一号”,那颗最亮的星
1970年,中国发射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强调要“上得去、抓得住、听得着、看得见”。当中的“听得见”,便是把太空奏响《东方红》乐章的信号发射到地面,再由电台转播给全国人民,个中已有一定的通信广播卫星功能。
“东方红一号”成功,当局加紧研发通信广播卫星。1984年,带着两个信号转发器的“东方红二号”发射到地球同步轨道,成为中国第一颗真正通信卫星,自此“东方红”便成为中国的通信卫星的系列。
中国航天|“北斗”跻身世界四大导航系统
后来“东方红三号”、“东方红四号”、“东方红五号”陆续面世,性能逐步追上甚至达到领先水平。
另外,“东方红一号”也好,后续的二、三、四号也好,是指卫星平台的型号,不一定是某一颗特定卫星的名字,它们的频宽、传输速度等各有不同,以供不同需要。例如“东方红四号”,以它作为平台的通信卫星超过30颗,包括了10多颗“中星”系列卫星。
再补充一点,最新的“东方红五号”除了作为通信广播卫星外,亦适合做大型卫星的通用平台,例如发展成科学探测和遥感类卫星。
而导航定位卫星,便是鼎鼎大名的北斗了;由北斗卫星构建成的导航系统,与美国的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以及欧洲的伽利略,并列四大全球导航系统。
该系统现已在中国的交通运输、农林牧渔、基建等众多领域深度应用,并推广至其他百多个国家。
中国航天|“风云”系列观测气象 预报天气
目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最新的卫星是“北斗三号”,运作中的有约30颗,另有十多颗“北斗二号”卫星,“北斗一号”则已全部退役。
“北斗”的二号和三号可说是两个独立系统,只是后者兼容了前者的功能。至于两个系统内的卫星,又各自分为地球静止轨道、中高地球轨道和倾斜地球轨道三类,但它们都有一个英文字母加数字的编号作为识别,例如“北斗三号-G2”,就是北斗三号系统的第二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
对地观测与传输遥感类的卫星,大家未必熟悉,但它们与生活息息相关。
这类卫星主要透过光学、电磁波等观测手段,监察地球的陆地、大气、海洋,得到的资料数据用于天气预报、国土普查、环境保护、灾害监测、城市规划、地图测绘等方面。
属于此类别的中国卫星,主要有“风云”、“海洋”、“资源”、“高分”、“遥感”等系列,它们的序列方式多是“卫星名字+型号+编号或字母”,例如“风云二号07星”。
中国航天|“高分”家族组天网“看”看地球
其中“风云”系列是气象卫星,用气象观测、天气预报,主要用户是中国气象局。它先后有4个型号(“风云”一至四号),目前运作中的约有为9颗。
“海洋”系列顾名思义是用于海洋环境监测、预报的卫星,共有三个主型号,运作中的大约有5颗;“资源”系列卫星主要用于国土资源普查、测绘、城市规划等,有“资源”一至三等型号。
“高分”系列卫星也是“看”地球的;它们运行于太阳同步轨道,组成一张“天眼网”,以高分辨率的光学成像、微波遥感等方式观测着陆地和海洋。目前“高分”已研制出约15个型号,其中“高分九号”数量最多,共有5颗。
“遥感”系列家族非常庞大,它的型号序列已到了“遥感三十五号”,实际卫星数量更超过50颗(包括已废弃的)。
中国航天|“实践-21”变太空清道夫惹关注
该系列卫星主要用于科学试验、国土资源普查、农作物估产及防灾减灾、电磁环境探测等领域。但西方有传媒却指部份“遥感”卫星会被用于军事侦察;有类似遭遇的还有个别“高分”系列卫星。
至于空间科学与技术试验家族的卫星,同样是大家较少关注的,因为它们涉及的学术领域比较深奥,一般人未必能充份理解,其例子包括探测暗物质粒子的“悟空号”、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等等。
“实践”系列同属于空间科学与技术试验类卫星,这个系列也十分庞大,总数已超过30颗。
要一提的是,1971年3月3日发射的“实践一号”就是以“东方红一号”备份星作平台;它是中国第二颗人造卫星。
此外,2021年底发射的“实践21号”,官方说是进行“空间碎片减缓技术试验验证”,而西方传媒则报道它曾变身“太空清道夫”,把一颗报废的北斗卫星“拖”到“坟墓轨道”,事件引来关注。
除了以上所列,中国卫星还有很多系列,例如“试验”、“云海”等等,不能尽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