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3-01-27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两句古语,大家都一定耳熟能详。从字面上看,“行万里路”比“读万卷书”更胜一筹,你又是否同意这说法呢?
在务农为生的古代,可以读书的人比例不多,目不识丁的却大有人在。
为了谋生,除了务农之外,很多人会学习不同的技能,如捕渔、制作食物、小买卖,甚至魔术、占卜、杂耍等,知识学习层面非常广泛,绝对不限于书本,“行万里路”见多识广,认识不同类型的人,学习不同层面的技能,绝对有必要,这就可能令古人得出“读万卷书”,不及“行万里路”的结论。
但这就代表古代人否定“读万卷书”的重要?那又不然,观乎先师孔子,便曾读书读到竹简也破烂;诗圣杜甫也有诗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相信理论与实践同样重要。
如今教育水平已大大提高,能读书写字的人比例已大大提升。从书本,甚至互联网,取得知识绝对是基本,再在此基础上“行万里路”,到世界各地游历,接触不同地域的历史文化,开阔眼界,提升个人素质修养,绝对百利而无一害。
因此,“读万卷书”跟“行万里路”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没有高下之分。
延伸阅读:读书有三到 心到眼到口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