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科博览2022|一文看清!玩转10大打卡位 全方位科普体验

编辑︰流萤

  这个12月,除了和亲朋好友开心过圣诞之外,不可错过的还有于湾仔会展举办的“创科博览2022”!是次展览,除了展出多件国家级科技展品,更设有10大打卡位,从模型到多媒体互动装置,全面展示国家“十三五”期间科技创新成就,让大家体验一场沉浸式科普之旅。事不宜迟,快来看看“创科博览2022”有什么好玩又吸睛的打卡位吧!

创科博览2022-10大打卡位地图
“创科博览2022”设有10大打卡位,全面展示国家“十三五”期间取得的科技创新成就,涵盖航天、陆地、深海、智能与生物科技五大领域。(图片来源:创科博览2022)

创科博览2022|打卡3D裸眼太空墙 近距离接触月球土壤

  来逛展览,当然要先打卡!在“创科博览2022”入口处,率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超大型的3D裸眼太空人动画打卡墙,LED打卡墙既抢眼又具代表性,绝对是打卡合照及拍团队照的不二之选!

创科博览2022-3D裸眼太空墙
在“创科博览2022”入口处,坐落了一幅超大型的3D裸眼LED太空墙,大家可以先在这里打卡,到此一游。(摄影:流萤)

  穿过打卡墙旁的“时光隧道”,我们来到本次展览的第一个展区——航天科技。

  在“航天科技”展区,展示了各种中国航天器的模型,像是中国空间站火星车“祝融号”、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的著陆平台、月球探测器“嫦娥五号”等,不光在电视上看,大家也有机会近距离一睹中国航天器的英姿了。

创科博览2022-航天科技
中国空间站模型(左图)及“天问一号”著陆平台模型(右图)。(图片来源:创科博览2022、视觉中国)

  除此之外,“航天科技”展区中的焦点,还有由“嫦娥五号”采集回来的珍贵月球土壤实物样本。值得一提的是,负责月球表面采样的“表取采样运行装置”,更是由香港团队负责研发,意义非凡,大家千万不可错过!

创科博览2022-月球样品“明月照我还”
月球土壤实物样本“明月照我还”,是“创科博览2022”明星展品之一。(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创科博览2022|与“地下蛟龙”合影 600公里时速体验

  结束太空遨游之旅后,我们回到地球,来看看下一站的“陆地科技”展区吧!

  要数“陆地科技”展区的明星展品,当属由中国自主研制的最大直径盾构机——“京华号”的超大模型,大家来到展区,记得跟这条“地下蛟龙”合照打卡哦!

创科博览2022-京华号盾构机模型
图为“创科博览2022”盾构机“京华号”模型。(摄影:流萤)

  光是打卡拍照当然不够,在“陆地科技”展区内,更设有多个趣味十足的多媒体互动装置,包括“高铁纵横”互动地图游戏,以及“时速之旅”600公里磁浮列车体验等,让大家感受沉浸式“创科之旅”探索体验,一窥国家科研成果的奥秘。

创科博览2022-时速之旅
在“创科博览2022”多媒体互动装置“时速之旅”中,大家可以“乘坐”时速600公里的磁浮列车,体验和感受这趟奇妙的高速旅程。(摄影:流萤)

创科博览2022|与“奋斗者”号一起 体验万米深潜

  接着,下一站我们来到了“深海科技”展区。为了探索万丈海底深渊,多年来,中国科学家研制出多款载人潜水器,力求挑战极限,下潜突破1万米,创下中国载人深潜纪录的“奋斗者”号便是代表之一。

创科博览2022-奋斗者号和深海探秘
“创科博览2022”深海科技展区中,展出了“奋斗者”号模型(上图)及多媒体互动装置“深海探秘”(下图)。(摄影:纪小廷、冯岚)

  究竟万米深渊的景象是怎样的?在“深海科技”展区的“深海探秘”互动装置内,大家可以与“奋斗者”号一起,体验270°沉浸式深潜的过程,揭开万米深渊的神秘面纱,既逼真又有趣!

创科博览2022|参观香港科研成果 打卡北京冬奥火炬

  看到这里,已经走到展览的尾声了,最后两个展区分别是“生物科技”和“智能科技”。

  在“生物科技”展区中,展出的有体内抗病DNA纳米机械人,以及有其他中国生物科技的发展的研究成果。

   延伸阅读:创科博览2022|5大STEM工作坊 4大游戏摊位免费玩|亲子好去处

创科博览2022-北京冬奥火炬
北京冬奥火炬“飞扬”实物,是“创科博览2022”展品焦点之一。(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今年举办的北京冬奥会让世人大开眼界,除了精彩赛事,更创造了无数贴心又智能的科技产品,而这些“黑科技法宝”在“智能科技”展区就可以看到了。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冬奥火炬“飞扬”的实物亦会在展览中亮相!配合开幕式的雪花造型,大家记得抓紧机会和它打卡合影了!

创科博览2022-香港骄傲
在“创科博览2022”中,更设有香港特区成立25周年科研成果展,涵盖了5大范畴的“香港骄傲”科研成绩。(摄影:流萤)

  看过这两个区域之后,还有一个重头区域,就是香港特区成立25周年科研成果展了!

  这个展区展出了25项香港具代表性的科研成果,涵盖通讯和自动化、医疗和健康科学、材料科学和微电子、环境和食品科学、文化和智慧生活五大范畴的“香港骄傲”科研成绩。其中部分更设有体验活动,不要错过!

“创科博览2022”展期及地点

“创科博览2022”海报

  翱翔蓝天,贴地飞行,从国产大飞机到高速磁浮列车,从探索海洋到逐梦太空;12月12日至22日于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的“创科博览2022”,为大家展示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同时介绍香港特区成立25周年的科研成果,免费入场,欢迎参与!

  登记网址:https://ourhkfoundation.org.hk/innotechexpo2022/

我要回应

(可输入500字)

回应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当代中国立场

百味中国

藕粉

哪吒2|重塑哪吒肉身为何用藕粉?哪里的藕粉最好吃?

2025-02-26

旅游风物

春天必打卡!全国赏花地图 这4个人间仙境不能错过

2025-03-25

影视时尚

2025亚洲电影大奖|刘青云凭《爸爸》夺影帝 汤唯获“卓越亚洲电影人大奖”

2025-03-18

百味中国

藕粉

哪吒2|重塑哪吒肉身为何用藕粉?哪里的藕粉最好吃?

2025-02-26

旅游风物

春天必打卡!全国赏花地图 这4个人间仙境不能错过

2025-03-25

影视时尚

2025亚洲电影大奖|刘青云凭《爸爸》夺影帝 汤唯获“卓越亚洲电影人大奖”

2025-03-18

百味中国

藕粉

哪吒2|重塑哪吒肉身为何用藕粉?哪里的藕粉最好吃?

2025-02-26

旅游风物

春天必打卡!全国赏花地图 这4个人间仙境不能错过

2025-03-25

影视时尚

2025亚洲电影大奖|刘青云凭《爸爸》夺影帝 汤唯获“卓越亚洲电影人大奖”

2025-03-18
编辑推荐

深圳春季赏花全攻略 15大花海公园2大花展 地铁通达|建议收藏

2025-03-07
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

全国两会|即看政府工作报告懒人包 今年GDP增长目标是多少?

2025-03-05

香港茶餐厅|港式西餐“豉油西餐” 中西合璧的香港饮食文化

2021-04-21
1:52

香港茶餐厅|港式鸳鸯源自中医概念?黄家和:冲鸳鸯比冲奶茶更难

2021-06-09
2:21

香港茶餐厅|港式奶茶的前世今生与未来 专访“奶茶之父”黄家和

2021-06-03
香港茶餐厅饮品

香港茶餐厅饮品篇|“和尚跳海”是什么?唂咕和热可可有何分别?

2025-03-16

香港茶餐厅|这些港式面包名不副实?鸡尾包由剩食“二次创作”?

2025-03-30

香港茶餐厅|港式西餐“豉油西餐” 中西合璧的香港饮食文化

2021-04-21
1:52

香港茶餐厅|港式鸳鸯源自中医概念?黄家和:冲鸳鸯比冲奶茶更难

2021-06-09
2:21

香港茶餐厅|港式奶茶的前世今生与未来 专访“奶茶之父”黄家和

2021-06-03
香港茶餐厅饮品

香港茶餐厅饮品篇|“和尚跳海”是什么?唂咕和热可可有何分别?

2025-03-16

香港茶餐厅|这些港式面包名不副实?鸡尾包由剩食“二次创作”?

2025-03-30

香港茶餐厅|港式西餐“豉油西餐” 中西合璧的香港饮食文化

2021-04-21
2:39
《破·地狱》剧照

《破·地狱》|破地狱为超渡亡者还是慰借生者?“跳油锅”为何已很少见?

2024-11-22
1:37
原来在山西省运城市有一个被誉为“中国死海”的盐湖,运城盐湖的湖水会随着气温等及矿物变化,呈现五颜六色的变幻美景,令人叹为观止。

山西旅游|“中国死海”运城盐湖 沉醉迷人七彩幻境

2024-10-19
3:45

非凡75年·科技篇|中国航天“从无到强” 跻身世界前列

2024-10-03
1:59
海洋公园港产大熊猫

港产大熊猫|即睇命名比赛懒人包 可不可以沿用“家姐”“细佬”?

2025-02-26
1:49
佛山挥春街

春节|佛山最“红”一条街 手写挥春满载广东年味

2025-01-14
2:55

2024年香港大事回顾(下)

2024-12-25
2:59

2024年香港大事回顾(上)

2024-12-18
2:39
《破·地狱》剧照

《破·地狱》|破地狱为超渡亡者还是慰借生者?“跳油锅”为何已很少见?

2024-11-22
1:37
原来在山西省运城市有一个被誉为“中国死海”的盐湖,运城盐湖的湖水会随着气温等及矿物变化,呈现五颜六色的变幻美景,令人叹为观止。

山西旅游|“中国死海”运城盐湖 沉醉迷人七彩幻境

2024-10-19
3:45

非凡75年·科技篇|中国航天“从无到强” 跻身世界前列

2024-10-03
1:59
海洋公园港产大熊猫

港产大熊猫|即睇命名比赛懒人包 可不可以沿用“家姐”“细佬”?

2025-02-26
1:49
佛山挥春街

春节|佛山最“红”一条街 手写挥春满载广东年味

2025-01-14
2:55

2024年香港大事回顾(下)

2024-12-25
中美关系
杨荣文
杨荣文

杨荣文:世界迈向多极化 美阻中国崛起令人疲惫 财政难持续

2025-03-21
中国科研
张维为

张维为:西方看中国科学崛起 聚焦分析两指标

2025-03-20
中国经济中国人民银行
罗思义
罗思义

罗思义:美国欲打击中国经济 日本德国前车可鉴 

2025-03-18
2018年4月2日
当代中国-当年今日-5G电话

中国第一个5G电话打通

“老太太上电车”下一句是什么?

  “老太太上电车”这一句是老北京的歇后语,流行民国时期的北京,现在已很少人这样说,你知道下一句是什么吗?

  在民国时期(大约上世纪20至40年代),北京流行一款有轨电车(俗称铛铛车),是当时的主要公共交通工具。

  电车没有自动门,上下车全靠售票员“铜哨子”来指挥:哨子响一声,表示乘客上了车,司仪可以开车,而哨声两响,则是提醒乘客注意下车或紧急停车。

  因为司机靠听哨子声开车或停车,乘客如果动作慢一点的...

9种潮型

    浙江钱塘江潮,有「天下第一潮」之誉,古人所谓「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钱塘江潮不仅气势磅礴,而且形态多变,共9种花款,大家都见过吗?

WeChat
本网站使用Cookies来改善您的浏览体验, 请确定您同意及接受我们的私隐政策才继续浏览。
同意及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