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2-11-26
大家对中国太空人出舱穿着的“飞天”舱外航天服不陌生,但对曝光率更高,却又“不知名”的舱内航天服关注却不多,有人甚至把它和“飞天”混为一谈。其实“舱内”和“舱外”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两者却大有分别,到底舱内航天服有什么作用呢?
加压供氧 舱内舱天服是“生命最后防线”
中国的舱内航天服大家应该“眼熟”,太空人乘搭神舟飞船升空,还有返回地途中,所穿的便是这一件。
舱内航天服源自航空防护服。航空防护服又称为“加压服”,一些高速、高空飞行飞机,例如战机、高空侦察机,飞行员即需要穿上该衣服。
它一般由橡胶制成,表面再覆盖织物,当飞机机舱失压,连接防护服的“脐带”喉管就会从机舱氧气瓶向防护服和面罩供气,使其内部保持一定的压力和氧气含量,为穿着的飞行员制造一个稳定、能够生存的“小环境”。
同一道理,飞船发射升空和返回地球是风险较高的时段,万一此际飞船座舱出现泄漏,压力骤然下跌,相关系统可以透过“脐带”向舱内航天服供氧和增压(所以太空人升空和返回时要拉下头盔的面镜),并提供一定的控制温度和通信功能,作为太空人“生命最后防线”。
当然,无论是中国太空站还是国际太空站,都有完备的维持生命系统,太空人“到站”后不再需要穿着舱内航天服,可以换上“常服”。
延伸阅读:中国太空人的“手提箱”装了什么?
舱内舱天服重10公斤 比“飞天”轻盈
因为功能不同,舱内航天服与太空人出舱所穿的舱外航天服,结构和外观都大有分别,两者也不通用。相比之下,舱内航天服要比舱外航天服,例如中国的“飞天”轻盈得多,毕竟后者要隔绝太空的极端冷热和辐射,还自带生命保障系统,是“穿在身上的飞船”。
说到舱内舱天服,要一提1971年一次航天惨剧。当时3名苏联太空人运行任务后,乘联盟11号飞船返回地球,途中,飞船一个阀门意外被震开,舱内压力迅速下降,结果3人因为没有穿上舱内航天服,急性缺氧和体液沸腾惨死。
经此一役,所有太空人在飞船上升和返回期间,都必须要穿上舱内航天服以防万一,中国太空人自然是如此。
要补充一点,“体液沸腾”不是传闻中的血液沸腾,而是在真空和极低压环境中,身体内水份迅速蒸发,并令血管里充满气泡。但无论如如,“体液沸腾”足以令人在短时间内丧命。
话说回来,中国的舱内航天服主体为白色,有简单的蓝色线条,由连身衣、头盔、手套和靴等部份组成,重量只有10公斤左右(“飞天舱外航天服重达120至130公斤”)。
舱内航天服保证太空人6小时生命安全
用料方面,舱内航天服最外层称为限制层,是用高强度涤纶制造,也用来保护内层结构,并使航天服按预定形态膨胀。
第二是气密层,用涂上氯丁橡胶的纤维制成,有良好气密性;第三层则是散温层,与内衣裤连在一起,并有管道通风。
另外,舱内航天服前胸位置有一个可以拧动的圆形装置,用来调节衣服内部的压力、温度和湿度。
延伸阅读:“穿在身上的飞船” 中国“飞天”舱外航天服有黑科技
至于它的头盔,面窗共有4层,能隔音、隔热和防结雾,其最外一层是特制滤光层,一旦太空人迎着强光,就可把该层拉下;手套则是用3D扫描技术制作,特别适合亚洲人手型,其灵敏度可让太空人拿稳铅笔般粗细的东西,充气后也有良好活动能力。
据传媒报道,万一座舱失压,舱内航天服加上飞船应急系统,可在最少6小时内保证太空人生命安全。
这样的一件舱内航天服价值多少钱?内地官媒以往的报道说,它是为每第一名太空人量身定做的,初期造价为数十万元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