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2-11-29
中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2020年在“地球第四极”马里亚纳海沟创下10,909米的深潜纪录,今年奋斗者号又踏上国际合作的新征程,与新西兰方面展开联合科考任务。
最近,两国科考人员借助奋斗者号,到达了地球最深海沟之一克马德克海沟的最深点。他们在海底深渊发现了什么?一齐来看看!
中国新西兰联合科考 奋斗者号2次下潜万米深海

中国-新西兰联合深渊深潜科考队,11月27日在新西兰表示,首次中国-新西兰联合深渊深潜科考航次的第一航段科考任务顺利完成,两国科考人员借助载人潜水器,到达了克马德克海沟的最深点(Kermadec Deep)。
克马德克海沟(Kermadec Trench),是地球最深的海沟之一,位于太平洋西南部,最深处超过1万米。
搭载“奋斗者号”的“探索一号”科考船,是在10月6日由中国三亚起航,10月31日从奥克兰的港口前往“克马德克海沟”,开展首次中国-新西兰联合深渊深潜科考。
据介绍,在第一航段中,“奋斗者号”下潜作业16次,其中有14次超过6,000米水深,覆盖了克马德克海沟俯冲带的不同构造单元。“奋斗者号”沿着克马德克海沟轴部最深处下潜5次,其中2次达万米。

这是国际上首次在克马德克海沟区域,开展大范围、系统性的载人深潜调查,采集了深渊宏生物、岩石和沉积物样品,为理解深渊的生命演化与适应机制、深渊沉积环境演变、以及板块俯冲与物质交换通量,提供了重要支撑。
参与这次任务的,有来自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下称“中科院深海所”)、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青岛华大基因研究院等院校与机构的科考队员,以及新西兰国家水资源和大气研究所(NIWA)的两名科研人员。
奋斗者号迎“国际乘客” 中国新西兰女性潜航员创纪录
科考队表示,在第一航段中,中科院深海所的潜航员邓玉清,和新西兰国家水资源和大气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卡琳·施纳贝尔(Kareen Schnabel),共同成为了人类历史上首次到达克马德克海沟最深点的女性。

施纳贝尔也是“奋斗者号”的第一位国际乘客,她在采访中说,非常荣幸可以乘坐“奋斗者号”前往克马德克海沟最深的地方,大约超过10,010米的深度,从海面到达海底大约需要3个小时的时间。
施纳贝尔并表示,深潜万米水下是一生中不可思议的体验,在海底还邂逅了各种未知生物,相信在这次科考中记录和拍摄到的许多物种,都是全新的。

“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在2020年11月完成万米海试,创造了10,909米的中国载人深潜纪录。
延伸阅读:潜入万米深海 “奋斗者号”征服地球第四极
今次“奋斗者号”在远离祖国大陆和母港补给、恶劣且陌生的海洋气象条件下圆满完成第一航段任务,“奋斗者号”的相关能力亦得到进一步提升。
中科院深海所表示,已经和日本、印尼、智利等国家的主要研究机构和科研人员,建立了合作联系,并跟多个国家达成了初步意向,在其专属经济区内的深渊海域,开展联合深潜科考。
创科博览2022|奋斗者号模型来港展出!详情如下:
翱翔蓝天,贴地飞行,从国产大飞机到高速磁浮列车,从探索海洋到逐梦太空;12月12日至22日于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的“创科博览2022”,为大家展示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同时介绍香港特区成立25周年的科研成果,免费入场,欢迎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