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千年文明记忆 全中国只有1000人的古籍修复师

编辑︰闻华

  文字是中华文明得以传承数千年的关键因素,每一页留存至今的古书,都是中华文明瑰宝。然而脆弱的古书画,经历社会、环境的变迁,大多千疮百孔、面目全非,拥有专业技能的古籍修复师才能令它们恢复原貌。古籍修复技艺,是中国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至少十几道工序,涉及多门学科,从事相关工作的一直是“稀有”人才。如今,全中国的古籍修复师只有约1,000人,而需要修复的古籍超过1,000万册。在非遗传承人杜伟生看来,这是一个细水长流的行业,“路很窄,但很长”。

巧用现代科技 协助古籍修复工作

      古籍是指1912年以前的书籍,据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统计,中国官方现存古籍约5,000万册,其中三分之一需要修复,当中又有三分之一,即是约有540万本需要“抢救”。

当代中国-古籍修复师
古籍修复的第一步就是拆解书页,由于年代久远,经过日晒雨淋,有些古籍的书页黏连在一起,需要极为小心地将它们分开。(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古籍修复要求“修旧如旧”,工序多达十几道,包括拆解(将黏连的书页分开)、整理、修补、压平等等,仅仅拆解古籍一道工序就有干揭、湿揭等多种方式,还可能需要对古籍进行水洗、除尘、脱酸处理,修补则是最核心、最耗时的工序,有时修复一部古籍需要数年之久。

当代中国-古籍修复师
古籍修复的工序很复杂,但使用的工具却都是非常普通,包括毛笔、剪刀、镊子、糨糊等等。没有什么特殊的修复器材。(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古籍修复师不仅要学会修补手法,还要了解文学、艺术、历史、文物学、化学等等学科知识,熟悉历代书籍不同的风格,入行门槛不低,一直是“稀有”人才。

      2007年前,全中国的古籍修复人员不足100人,堪称“濒危”行业。国家同年启动了“中华古籍保护计划”,成立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终于缓解后继无人的危机。

  目前,中国共有12家古籍修复中心、25家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所,有10多间大学开设了相关学系,全国古籍修复师增长至约1,000人。

当代中国-古籍修复师
修复前后的《赵城金藏》。国家图书馆的古籍修复团队耗时16年才完成修复,“非遗”传承人杜伟生也在团队中。(网上图片)

      愈来愈多年轻人也加入了修复古籍的行列。以保存善本古籍闻名的国家图书馆,拥有19位古籍修复师,其中有12位是“80后”年轻人。杜伟生曾在这里工作了40多年,退休后仍然会到图书馆带学生,他教过的学生数以千计。

      传统古籍修复技艺传承,是师傅带徒弟,靠“口传心授”,老师傅们全凭十几年积累的经验工作,年轻人虽然缺乏经验,但对现代科技手段更了解,能够加速修复工作。

当代中国-古籍修复师
现代科技的工具和技术成为古籍修复师的好帮手。图为杜伟生(左)和同事透过显微镜分析纸张纤维。(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杜伟生说,自己从年轻人身上也学到了很多东西,例如用纸张检测仪可以更快地分析出纸张成分和厚度,但动手修补古籍的工序很复杂,古籍修复师的工作“可能永远不会被机器所取代”。

      延伸阅读:中国最大图书馆里的“神秘宝库”

王星记扇

改革开放|从公有制、承包责任制到市场化 杭州非遗王星记扇厂浴火重生

《甄嬛传》里的冰嬉舞 原来是中国古代“冬奥”比赛?

中秋习俗|最好玩的活动 猜灯谜源于朝堂进谏?

中华千年医药文明 中医针灸获逾百国家认可使用

1:38

神兽出没注意!光绘摄影重塑中国文化记忆

我要回应

(可输入500字)

回应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当代中国立场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