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3-04-24
水乡周庄、“北极村”漠河等地名很多人都听过,但大家是否想到,远在数亿公里外的火星,也有周庄和漠河,且和它们一样来自中国的地名,还有另外20个。
中国航天当局刚发布“天问一号”拍摄的火星全球影图,或许航天迷可以在图上找出这些地名的位置。
“天问一号”历时8个月拍摄

2023年4月24日是第八个“中国航天日”,国家航天局和中国科学院当天联合发布了火星全球影像图。
这些影像由“天问一号”任务环绕器的中分辨率相机,在2021年11月至2022年7月期间所拍摄,所得的14,757幅影像传回地球后再经处理,便形成了火星全球影像图。
当局公布,这次发布的影像图为彩色,共有三种不同投影方式,分辨率达到76米。
另外,中科学研究团队通过火星高分辨率影像,已识别了“天问一号”着陆器着陆点附近大量的“地理实体”,例如环形坑、穹丘、沟和方山等等。
以于10万人口名村名镇命名

在2022年3月,也就是中国发布火星全球影像图之前的一年多,国际天文联会已批准其中的22个,以中国人口少于10万的历史文化名村、名镇来命名,让中国的标识永久刻印在火星大地。
这些用于火星的地名有大家熟悉的江苏水乡周庄、黑龙江“北极村”漠河、以年画闻名的天津杨柳青、新中国成立前中共中央曾进驻的河北西柏坡等,也有一些可能大家比较陌生,例如新疆的鲁克沁、湖北的郑集、河南的胡襄等。
中国火星全球影图发布后,航天迷或可根据经纬度等资料,从图上找出这些地方的位置。
环绕器运行逾1000天 状态良好

刚才已提到,这22个地方都是在“天问一号”着陆器着陆点附近;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是2020年7月23日成功发射,经历202天飞行后进入环绕火星轨道。至2021年5月15日,它的着陆器降落在火星的东经109.9°、北纬25.1° 。
在第八个“中国航天日”到来之际,“天问一号”着陆器搭载的火星车“祝融号”仍处于休眠期,它此前已行驶了1,921米;而留在火星轨道上的环绕器则运行超过1,000天,一直状态良好。
顺带一提,在火星的中国地名公布后,有网民提出为什么用人口少于10万的小镇,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或是长江、黄山等名山大川命名,不是更好吗?
国际天文联合会为唯一命名机构

原来国际天文联合会是唯一能为天体和表面特征命名的权威机构,而根据该机构的命名规则,火星上直径60公里以下的撞击坑,只能以小城镇命名。
资料显示,这次以中国地名命名的环形坑(撞击坑)中,最大的文家市是直径18公里,所以它们只能以小镇命名。
根据相关命名规则,火星上反照率特征用神话名称;60公里以上的撞击坑用对研究火星有贡献的人命名;小峡谷用地球上的河流命名.....。相信不久之后,中国还会有其他人名或地名出现在火星上。
延伸阅读:中国航天日:一线建设者见证航天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