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2-09-23
夏日炎炎,在没有冷气和雪条的古代,人们发明出不少消暑美食,凉粉就是其中之一。凉粉材料常见,做法简单,至少已有1,000多年历史,在中国流传到各地之后更「入乡随俗」,变化出五花八门的做法和食法,堪称各地饮食文化的缩影。
宋朝文献 已记载凉粉美食
坊间传说,凉粉早於秦汉时期已经出现,而文字记载则出现在北宋。宋代孟元老所著《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东京汴梁(今河南开封)有一种美食,叫做「细索凉粉」,相传是用绿豆粉制作,一定要摊冻食,故名「凉粉」。
在中国,凉粉几乎是一种「全民美食」,流传到各地之后,更是就地取材,百花齐放。大米、小麦、红薯、绿豆、豌豆、草叶、海藻等都可以用来制作凉粉,食法亦很多元,可凉可热,有酸有辣,极具地方特色。
河南省孟州市的「浑浆凉粉」,是孟州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称浑浆绿⾖凉粉,將绿豆浸泡、磨浆之后,用柴火熬浆,搅至黏稠,最后倒进碗里放凉。
这种凉粉呈绿褐色,晶萤剔透,有解暑降温的功效。当地人会將凉粉切成薄片,加上蒜蓉、芥末或辣椒油,凉拌食用,连汤汁都要喝完。
陕西凉粉制作技艺列非遗
在陕西,薯仔、红薯、绿豆、蕎麦、橡子等等都可以用作凉粉的原料,做法大同小异,都是將原料磨粉,制成半透明胶状,装入容器中,摊冻后取出,切成条、丝或片,加入油泼辣子、蒜汁、芥茉、姜末、泡椒、醋、酱油、盐等佐料食用。
陕西子长绿豆凉粉是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据说发源於清代晚期,以绿豆、蕎麦等制成,成品中较白的称为「白粉」,较绿的称为「黑粉」。据说在1935年,毛泽东经过陕西瓦窑时,第一餐就食绿豆凉粉,並赞不绝口。如今,绿豆凉粉已成为陕西著名美食,仅子长县城就有200多家相关食肆或公司。
陕西汉中南郑县元坝一带,有一种非常特別的「橡子凉粉」,是用当地特产小橡子树(槲叶树)的果实制成,凉粉呈现枣糕一样的顏色,口感烟韧,是汉中著名小食。
来自四川南充的川北凉粉,工艺源於清末,是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以细嫩、烟韧、明而不透、细而不断闻名。这种凉粉的原料是当地的优质豌豆,將豌豆磨成粉浆,將锅中水烧至8成开,將粉浆倒入热水中搅拌,仔细控制火候,將凉粉慢慢煮熟,倒入瓦罐中降温。
重庆、山东就地取材 植物海藻制凉粉
在重庆巫山一带,有一种历史悠久的「翡翠凉粉」,又叫做「神仙凉粉」,以当地生长的植物「臭黄荆」的嫩叶制成,做法和「烧仙草」有点像,制成的凉粉呈深绿色,吃起来有草木的味道,非常清凉。
在靠近海边的山东青岛,凉粉的原料是生长在沿海礁石上的石花菜,將这种海藻浸泡后煮到粘稠,过滤后冷却,就制成「石花菜凉粉」,看起来好像果冻一般。
从原材料到佐料,每个地方的凉粉都有浓厚的地方特色,能够品味出不同的风土人情。中国这些五花八门的凉粉,大家吃过几种呢?
延伸阅读:川菜经典夏日甜品 清甜爽滑的冰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