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5/10/2023
上周五(10月20日),政府刊憲將西貢的佛堂門天后古廟和上環的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列為法定古迹,令香港的法定古迹數目增至134項。
全港保守估計有超過100間天后廟,分別位於銅鑼灣和油麻地廟街的天后廟,早年已成為法定古迹;今年新上榜的西貢佛堂門天后古廟,又有何特別之處?
香港3間天后廟列為古迹 佛堂門天后古廟700年歷史最悠久
若以「年紀」作比較,佛堂門天后古廟始建於1266年,比銅鑼灣(1747年)和廟街(1865年)的天后廟,年長近五、六百年,更是全港歷史最悠久的天后古廟。
再論規模,佛堂門天后古廟是全港最大的天后廟,因此普羅市民都愛稱它做「大廟」。
佛堂門天后古廟前方波平如鏡 有如置身佛堂平靜又安全
這間位於西貢清水灣大坳門路大廟灣的天后古廟,如果你曾經到訪的話,一定會讚歎廟前一望空闊、波平如鏡的美麗海景。這個畫面令人頓時心境變得舒坦,也是廟宇稱為佛堂門的原因。
話說廟前的岸邊是漁船駛進來停泊的位置,正因大海平靜無浪,感覺安全,令人產生如踏進佛堂的平靜安全感,因而得名「佛堂」。至於門的由來,皆因漁船會由左右兩邊駛進來,遠看如打開一道門,讓船隻進入,如此,這地就統稱佛堂門了。
延伸閱讀:從大館活化變身 看香港刑法百年變遷
福建兄弟遇海難奇迹生還 深信天后顯靈建廟供奉
在佛堂門建天后廟的緣起,自然是跟天后娘娘相關。相傳在宋朝初年,有一對來自福建的兄弟林松堅和林柏堅,他們以運鹽北上為生。有一次,他們乘船途經佛堂門附近,遇上颱風,船隻沉沒,但他們卻奇迹生還。
原來兩兄弟墮海時,緊抱着天后娘娘的神像,最後他們被海浪送到東龍島對面的沙灘而獲救。事後,兩兄弟認為天后娘娘顯靈,於是在東龍島北邊興建了南佛堂天后廟。
但不久村民發現了一個奇怪現象,當在南佛堂燒香或鳴鐘時,香煙、鐘聲竟然出現在現時大廟灣地堂咀的北佛堂位置。不禁使人產生疑惑:莫非天后娘娘想搬家?
在南宋度宗咸淳二年(1266年),天后廟就在北佛堂現址重新興建,至今已有700多年歷史。
傳天后娘娘俗名林默娘 準確預測風暴保障漁民生命安全
坐鎮天后廟中的天后娘娘,頭戴皇冠,身穿龍袍,如皇后一樣。不過,傳說她原是生於北宋初年福建蒲田一個林姓家庭,因出生至一個月大時,也不曾喊過,故名為林默娘。
她13歲時獲得神仙教授法力,每當村民出海捕魚問天氣,林默娘都能夠準確預測何時會打風落雨;遇上瘟疫時,又會得知源頭,讓村民的安全得到保障。可是,她在28歲時,為救遇上海難的父親而遇溺死亡,使愛戴她的村民惋惜不已。
為了紀念她,村民立像造廟供奉她。不過,最初宋朝政府時因其事迹,將她奉為夫人。元朝時,為了推動海上安全,便提升為天妃。到了清朝康熙年間,才升格為天后。而天后的信仰亦逐漸在漁港的香港流行,直至現在,雖然香港不再以捕魚為主業,但拜天后的傳統習俗仍然流傳下來。
延伸閱讀:豪宅景賢里見證華商崛起 歷史古迹2027年活化重生
佛堂門天后古廟歷史文物多 遊廟勿忘「摸龍床」增運勢
佛堂門天后古廟內的歷史文物眾多,例如清朝嘉慶四年(1804年)鐵造的鐵香爐、道光20年(1840年)鑄造的銅鐘等,都很值得細心欣賞。
每年農曆三月廿三日是天后誕,很多信眾都會前往佛堂門天后古廟參拜。除了拜天后娘娘外,他們都會不約而同到天后寢室「摸龍床」。
為何天后廟會有寢室睡床的擺設?有指是因福建林姓人會尊稱天后做姑媽或姑婆,福建人就稱她娘媽或呀媽,為了表現天后的生活化形象,就想到搭建了天后寢室,在龍床四邊掛上織錦刺繡的帳幔,床邊又擺了一張梳粧枱。而人們到側殿的寢室「摸龍床」,就有助增強當年的運勢和運氣,並祈求健康、財運甚至求子。
不管你是否信奉天后,佛堂門天后古廟的歷史和文物都很值得我們一一細味。下次到西貢時,不妨到這間大廟一遊。
延伸閱讀:百年鐘樓見證尖沙咀火車站的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