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頭子」與乾隆皇帝有關?

  在北方,常聽到年老奶奶稱呼老伴為「老頭子」,在街上也不難聽到對年老的男子稱「老頭子」,究竟「老頭子」是一個怎樣的稱呼?

  老頭子是一個民間俗語,年老的男子會被稱為老頭子,妻子也會稱丈夫為「老頭子」,幫會首領也會被稱為老頭子,用法十分廣泛。

  在湖北,「老頭子」甚至是對爸爸的尊稱。湖北人會稱爸爸作「老頭」,與稱呼父親一樣親切,沒有貶義的意思。

  不過,老頭子的稱呼,最早出自鐵齒銅牙紀曉嵐之口。

  晚清遺老徐珂編撰的《清稗類鈔》,內裏就有一段說及紀曉嵐與乾隆皇帝的軼事。

  話說盛夏一天,《四庫全書》館總編纂紀曉嵐正在書院工作,因為天氣炎熱他脫光衣服袒胸露背地埋首工作時,正巧乾隆皇帝踱步走來,紀曉嵐欲穿衣已來不及了,生怕得着「失禮之罪」,便鑽進案下一避。

  過了一會兒,他以為乾隆皇帝已經走了,便問「老頭子已經走了嗎?」話音剛落,發現乾隆皇帝就在他身旁坐着。

  乾隆怒問紀曉嵐:「『老頭子』三字作何解釋?」紀曉嵐從容回答:「萬壽無疆之謂老,頂天立地之謂頭,父母天地又謂天之子,簡稱老頭子」。

  聽後,乾隆皇帝明知是紀曉嵐詭辯,也被逗得哈哈大笑。「老頭子」三個字也被廣傳開去。

  延伸閱讀:王羲之的「墨池」

澳門土生葡人為甚麼又叫「鹹蝦燦」?

  當我們聽到別人說某人是「燦」,即使不明白具體所指也必會聯想到與「過時」、「老土」有關,總之就是低人一等的意思。那麼,你又聽過「鹹蝦燦」嗎? 

  老一輩的人必定聽過「鹹蝦燦」,那就是從前澳門人對土生葡人的謔稱。那又與鹹蝦有甚麼關係?

  從前,澳門沿海盛產「鹹蝦膏」,在澳門成長的葡萄牙人特別喜歡吃,會把中式的鹹蝦膏當芝士塗於西式班戟或多士。因為西式班戟與中式煎薄鐺(也寫作薄罉)相似,當地人見這種不中不西的吃法,嘲笑為「鹹蝦撑」。

  「鹹蝦撑...

「空穴來風」源自一段君臣對話?

  形容「事出必有因」,會用「並非『空穴來風』」來形容,究竟空穴如何有風?這個看似是科學題,實際是來自宋玉與楚頃襄的一段對話。

  宋玉是戰國楚國的辭賦家,有一次他倆陪侍楚頃襄王遊蘭台時,正好有一陣風吹來,楚頃襄王就敞開衣襟,迎着涼風,讚嘆說:「這陣風真使人爽快極了!是我和百姓所共享的吧?」

  宋玉聽了不以為然,因為楚頃襄王一向驕奢無道、耽於逸樂,便想藉此諷刺一下。

  宋玉:「這是大王獨有的風啊,百姓哪能共享呢?」

  楚頃襄...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三句五個「知」,出自《論語·為政》,是孔子對學生子路的教導。「知之為知之,是知也」聽起來十分合理,但為甚麼「不知為不知」又會「是知也」?

  其實在古文中,「知」通「智」,因此「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的意思就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是智慧。而此話也有兩個說法:

  一、關乎治學態度:知道就說知道,不知道就說不知道,不要裝懂。要以誠實的態度對待知識問題,不得驕傲,這樣才能認清自身問題,得以改進。

  二、關乎待人處世...

亦余心之所善兮 雖九死其猶未悔

  屈原很多詩篇都反映他愛國情操, 「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就是其中的名句。這句話出自戰國時期屈原的長篇抒情詩《離騷》,意思是這些都是我內心之所珍愛,就是讓我九死(即死很多次)還是不會後悔的。

  「九死不悔」是屈原面對理想矢志不渝的誓言,同時也表達他勇於拼搏、敢於犧牲的精神。

  他的理想是抗擊強秦,維護楚國的獨立,實行清明的政治,可惜壯志未酬,最終投江自盡,後人就以端午節紀念他。

  2018年,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會上的講話中也引用此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