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18/06/2024
半夜三更,又未到天曉時分,卻有公雞在啼叫,為甚麼呢?
成語有一句「半夜雞叫」,源自《史記·孟嘗君列傳》,指戰國時期,齊國孟嘗君逃亡至函谷關的典故。當時規定雞鳴時關門才會開啟,可那時未到雞鳴時分,孟嘗君因為出關心切,命人扮雞鳴叫,結果騙到守衛開門、成功出關。後人便以「半夜雞叫」形容突然發生,且不太好的事情。
「半夜雞啼」還有一句歇後語。這個歇後語的由來出自一本長篇小說,後來更改編成為電影。話說有一位叫「周扒皮」的地主,他在工人的賣身契上寫明:雞鳴就要起床工作。周扒皮為了讓工人早點起身工作,半夜便學公雞啼叫,當時沒有時鐘,工人們都信以為真起床工作。
漸漸地,當工人知道真相後,都背後罵周扒皮「不知醜」,家中錢這麼多,竟然還這麼臉皮厚做出這樣無理的事。
公雞一般啼叫的時間在「丑時」,故在半夜就啼叫的話便是不知道「丑時」未到了。後來這句說話便被人用作歇後語:「半夜雞啼——不知丑(醜)」了。不知醜,也就是表示臉皮厚的意思。
延伸閱讀:「陸榮廷睇相」的下一句是甚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