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30/11/2024
2000年11月30日,中國河南洛陽的龍門石窟等4個項目,被列入《世界遺産名錄》。
龍門石窟始鑿於北魏孝文帝時(公元471至477年),歷經400多年才建成,迄今已有超過1,500年的歷史。龍門石窟南北長約1公里,現存石窟1,300多個、窟龕2,345個、題記和碑刻3,600多個、佛塔50多座、佛像97,000多尊,其中以賓陽中洞、奉先寺和古陽洞最具有代表性。此外,龍門石窟還保留有大量宗教、美術、書法、音樂、服飾、醫藥、建築和中外交通等方面的實物史料。
世界遺產委員會的評價指出,龍門地區的石窟和佛龕,展現了中國北魏晚期至唐代(公元493至907年)期間,最具規模和最為優秀的造型藝術。這些詳實描述佛教中宗教題材的藝術作品,代表了中國石刻藝術的最高峰。
同期另外3個被列入《世界遺産名錄》,分別是青城山和都江堰、明清皇家陵寢,以及安徽古村落。截至2024年,中國共擁有59項世界遺産,包括有40項文化遺產、15項自然遺產,4項雙重遺產,還有一項屬於跨國界,數量上位居世界第二,僅次於意大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