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19/10/2022
上海證券交易所(上交所)是中國內地三大證券交易所之一,也是第一間以及規模最大的一間。
上交所在1990年成立,30多年的光景,就是中國改革開放的一個縮影。
改革開放|上交所一開始就採用電子交易
中國在70年代末期起推行改革開放,數年後上海的一間音響公司首次公開發售股票,是中國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股票。然而,單有股票沒有交易場所,中國依然沒有資本市場。及後上海工行信托投資公司靜安業務部開辦代理買賣股票業務,讓公司可以掛牌發售股票,這就是成為全國第一個股票交易櫃台。
股票交易櫃台出現後,建立一個正式的證券交易所很快就被提上議事日程。
成立一間證券交易所談何容易,甚至連負責籌備的上交所第一任總經理尉文淵,都沒有見過真正的證券交易所,而且一開始就確立要突破當時世界上主要採用的口頭競價交易方式,改為採用電子計算機交易模式,「改革開放初期,我們所有人都是工薪層,也不知道甚麼叫股票,也不知道甚麼叫股份有限公司。」 尉文淵是在1990年11月,才終於有機會第一次到香港證券市場考察。
1990年11月26日,上海證券交易所宣布正式成立,同年12月19日,上交所在浦江飯店舉行開業典禮,時任上海市委書記、市長朱镕基亦有出席儀式並致辭。上交所的成立,是中國改革開放的重要成果,更是中國經濟金融體系,從單一的間接融資體系,走向間接融資與直接融資雙軌並駕齊驅的突破性舉措。
改革開放|上交所從8間上市公司到如今近2000間
中國從零開始的上交所,第一筆交易就直接跨入電子交易時代。這一天是中國股市的第一個交易日,共有8個股票可供交易,錄得49宗成交,上證指數在收市時報99.98點。有趣的是,上交所開業時,由於時間非常倉促,正式大樓尚未建好,有一段時間要租用浦江飯店孔雀廳作為交易大廳。
雖然上交所在剛起步時還未能消除疑慮,股票市場屬於社會主義還是資本主義的爭論依舊存在,幸到後來有了鄧小平在1992年的「南巡講話」,「對了,放開;錯了,糾正,關了就是了」,促使中國證券市場在往後高速發展。該年的5月21日,上交所迎來第一次爆炸性增長,上證指數暴漲105.27%,從616.99點一下子升至1,266.49點,數天後更創下1,429.01點的當時最高位。
從最初只有8間上市公司、12.34億元(人民幣.下同)總市值,上交所成長壯大至如今,已有近2,000間上市公司及超過50萬億元總市值。
上海證券交易所成功走出了一條,符合中國國情且具有中國特色的證券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