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仗

  在一些地區,聊天中時常會聽到「某某人在『干仗』」這樣的描述,不要擔心,這裏的「干仗」可不是打仗的意思,而是指打架或者吵架的意思。 

  作家周立波在代表作《暴風驟雨》中就有用到這個詞語,「他常常窩火:摔碗、罵人、打、跟大老婆子干仗。」另外,童邊在《新來的小石柱》也有用到,「同學們以為他倆要干仗了,一時不知如何是好。」

   「干」字讀作第四聲時有「做」的意思,不少方言、俗語都會說到,如「干啥」、「干事」、「說干就干」等。而「仗」字本意為戰爭或戰鬥,用「干仗」來形容打架或吵架,把打架吵架比作戰鬥,也是頗為誇張的。

煲蠟

  香港人歡度中秋節,不少習俗及習慣都跟廣州人或珠三角一帶居民大同小異。然而,對於上一代的香港小朋友而言,有一項只有香港才有的中秋節日活動,那就是「煲蠟」了。

  煲蠟可說是70年代香港、特別是在公共屋邨長大的小朋友一個集體回憶。

  煲蠟,顧名思義就是把蠟煮滾。小朋友將蠟燭放於容器當中,以不同的方式去煮熱容器內的蠟,當蠟因高溫而燃燒起來時,就把水灑在滾紅的蠟溶液之上,滾蠟遇水就會出現搶火現象,形成一團突然爆出的火團,而小朋友往往又因為紅紅的火團而覺得其樂無...

山炮

  用來形容一個人做事荒唐、糊塗、無邏輯性的詞語,廣東話會說「腦殘」,其實在東北方言中,也有一個意思相近的用語,這就是「山炮」。

  「山炮」是指一個人頭腦簡單,説話做事欠缺考慮,和上文提及的腦殘意思接近。

  原來這個東北話用語,與東北三省的民情大有關係。晚清時期,東北各省治安非常的差,不少壯漢為了生存成為了土匪。由於這些土匪並非正規軍隊,紀律及裝備都遠遜於正規軍隊,但他們的屋企中也有大炮,但大炮的質素甚為參差,不少更是已退役...

開「筆」禮  

   莘莘學子每逢開學,學校都會舉行開學典禮,由校長致詞寄予學生厚重期望,展開一個全新的學期。而古時,有一個儀式對每個讀書人都有著重大的意義,儀式被稱為人生四大禮之一,亦是人生第一大禮的「開筆禮」。

   「開筆禮」是個極為隆重的典禮,中國傳統中的「開筆禮」是對少兒開始識字習禮的一種啟蒙教育形式,俗稱「破蒙」。

   在古代舉行「開筆禮」,學童會在開學的第一天早早起床來到學堂,由啟蒙老師講授人生最基本的道理,並且教授讀書、寫字,最後參拜孔子像,才可以入學讀書。

   「開筆禮」所求的就是用博大精深的...

拜文曲星

   為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學業進步,名列前茅,所以每逢開學考試前夕,不少家長都會帶著子女一同求神拜佛,希望能有好成績。

  之不過,原來拜神並不是「拜得神多自在神庇佑」,而是講究所拜的到底是哪位神仙!

  在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文曲星為北斗七星中的第四星,名為天權星,是主管文教禮樂、加官晉爵的星宿,在古代就被認為是管理科舉功名。文曲與文昌同屬為福星,代表有文藝方面的才能或者愛好文學及藝術。

  以往文章寫得好而被朝廷錄用...

相關標籤

520

  今天5月20日,不少年輕男女都像過情人節一樣慶祝,「520」是怎麼來的呢?   

  普通話中,「520」的發音和「我愛你」類似,於是在網絡上開始流行起來。

  中國各地方言又怎麼說「我愛你」呢?

  上海話:吾老歡喜儂額;寧波話:阿拉臘月子福啊儂;南京話:吾對你蠻有意思滴;重慶話:我只有愣個喜歡你了;開封話:俺就是相中你了;河南話:俺楞中你了;山東話:俺喜憨嫩;山西話:額待見你;合...

打牙祭

  「打牙祭」乃四川方言,原本是四川人祭祀財神(或稱土地神)的習俗,後來泛指吃肉或豐盛的菜餚。「打牙祭」有甚麼故事呢?

  《犍為縣誌·風俗》記載:「工商業家月以初二、十六兩日肉食二次,名為打牙祭,已成為各家普遍之習慣。」四川商人傳統每逢月初及月中都以雞、豬、魚等肉類祭拜土地神,祈求保佑自己生意興隆,客似雲來。拜祭過後,上上下下自然要大吃一頓,「祭」自己的牙齒,於是便有了生動貼切的「打牙祭」之說。

   以前肉價十分昂...

「動物」方言有哪些?

  中國方言中,不乏以動物來揶揄人,像扮死狗、像豬一樣蠢等,大家知道哪些呢?

  浙江台州盛產海鮮,到當地食蟹就好,不過若被人說是做「大水蟹」,就是說你隨波逐流;說你「死白蟹」,就是說你一無是處。同時,要小心別做「攪塘烏魚」的人,即專搞破壞的人;也要提防「浮頭魚」,即非常糊塗或專搞破壞的人。

  武漢人吵架必出「個斑馬」,也有人說這不真昰罵人,只是表達不爽和憤怒的心情而已。總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