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園計劃

  1984年中英兩國簽署聯合聲明,落實香港於1997年回歸祖國。從1984年至1997年之間的十幾年時間,港英政府曾作出多項具爭議性的決策,其中一項就是「玫瑰園計劃」。

  曾幾何時,「玫瑰園計劃」是不少香港人日常討論的話題。「玫瑰園計劃」正式名稱為香港機場核心計劃,由時任港督衛奕信於1989年提出。他當年在施政報告發表香港機場核心計劃,提出10項工程,包括在赤鱲角興建國際機場、青嶼幹線及青馬大橋、西區海底隧道等,是當時最龐大的基建計劃,估計需要動用約1,500億港元。計劃被稱「玫瑰園」,寓意規劃美好如玫瑰園般。

  然而,當年計劃公布的時候,由於造價預算高昂,令社會嘩然,不少人更憂慮這個計劃會掏空港府庫房,影響回歸後香港特區政府的財政儲備。工程歷時8年,作為最重要核心的香港國際機場於1998年啟用,青嶼幹線及青馬大橋、西區海底隧道也陸續落成應用。

  延伸閱讀:當代中國 衛奕信「玫瑰園計劃」對香港歷史影響深遠

 

兩文三語

  不知大家有否覺得,新一代香港學生的普通話水平比上一代高出不少呢?這要歸功於回歸後的「兩文三語」政策。

  回歸前,香港教育系統使用的語言是中文及英文,但香港社會對中文的運用有一個特別情況:書寫是用書面語,口語就是用粵語。以往普通話並非中小學課程中必須學習的科目,因此回歸前大部分學生都不諳普通話。 

  回歸後,特區政府推出教育改革,其中一個政策就是推動「兩文三語」。「兩文三語」的意思就是中文、英文書寫...

「正大光明」匾額背後隱藏的秘密?

  在北京紫禁城的乾清宮內,掛着一塊「正大光明」匾額,這塊匾額可說是紫禁城最重要的文物之一,據說,這塊匾背後隱藏着清代皇帝立儲的秘密。

  公元1644年滿族入關,開啟了滿清帝國二百多年的統治,第一位入關的皇帝順治帝,選擇了乾清宮作為正宮,而他御筆親題的「正大光明」匾額,高掛在龍椅上方,成為順治帝的治國宣言。然而,讓「正大光明」匾額聞名於世的,卻是雍正帝。在康熙帝的晚年,出現了「九王奪嫡」的骨肉相殘之局,後來由四阿哥胤禛當上皇帝,也...

恢復行使主權

  《基本法》序言中有以下內容:「一九八四年十二月十九日,中英兩國政府簽署了關於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確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於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以往坊間有一個不準確的說法,就是中國於1997年「收回香港主權」,但準確的說法應是1997年國家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

  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是中國既有的說法,因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一直強調不承認三條涉及香港的不平等條約,在中國官方立場而言,中國從未有失去過香港的主權。

  已故國家領導人鄧小平在1979年3月接見時任港督麥理浩時曾表態:「我們歷來認為,香港的主權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但香港又有它的特殊地位,香港是中國的一部...

繁榮穩定

  在《基本法》序言中,明確指出國家在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時,將設立香港特別行政區,並按照「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的方針,不在香港實行社會主義的制度和政策,其中一個目的就是保持香港的繁榮和穩定。

  「繁榮穩定」這四個字在回歸是一個十分流行的詞彙,可說是對回歸後的香港前途及社會發展的一個期望。上世紀80年代,香港前途問題成為香港社會,以至中英兩國高度關注的大事。在80年代初,香港前途問題未明,導致社會出現信心危機,部分英資企業更撤離香港,香港經濟出現不穩情況。

  中英兩國於1984年9月草簽...

相關標籤

回歸紀念柱

  香港回歸紀念建築物之一,便有回歸紀念柱,它其實是甚麼呢?   不同於其他紀念回歸的建築,回歸紀念柱並非由政府負責興建,而是由八鄉鄉事委員會會員自行斥資建造而成,是香港唯一由民間籌建以紀念香港回歸祖國的建築物。

  回歸紀念柱座落於元朗八鄉上村公園,柱上有時任新華社香港分社社長周南的題字,上面書有「擎天一柱回歸紀念」的金漆字。

  回歸柱序文「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乃香港回歸祖國懷抱之歷史時刻,舉國上下,歡欣鼓舞;海外赤子,揚眉吐氣;五洲之內,友好仁人,無不關注此世紀盛事。近者悅,遠者來,盼一睹交接之盛典,視躬...

香港回歸紀念塔

   大埔海濱公園,有一座高32.4米的香港回歸紀念塔,回歸塔牌匾由前新華社分社社長周南題詞。   紀念塔以木材為建築材料,分上下兩層,設計為螺旋形建築。遊人登上紀念塔,可將吐露港迷人景致盡收眼底,更可以遠眺八仙嶺及馬鞍山的景色。而這座建築物建於大埔海濱公園裏,當中還有一個特別的意義。

  香港回歸紀念塔所在地,正是當年英國接管新界時英軍登陸之處。

  1898年,英國強迫滿清政府簽署《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將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的土地及島嶼「租借」給英國,為期99年。在1899年4月16日,港英政府在大埔舉行接管新界的儀式,而當時這批英軍登岸的地方正是現時香港回歸紀念塔所在之處。

 ...

香港回歸:1997年

  1997年,中國開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

  至於為何是1997年呢?這就與一個歷史遺留的問題有關。

  在19世紀末,滿清政府積弱,外國通過不平等條約強佔中國土地。1898年,當時英國政府趁列強在中國劃分勢力範圍之機,逼迫清政府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以「租借」名義強佔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的土地及島嶼,為期99年,而這個所謂「租借期」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