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將功成萬骨枯

  這話的意思是一個首領能夠成功,背後付出的是成千上萬的「骨枯」,比喻為一個人能夠成功,背後有很多人默默相助,合力付出,一位超凡領袖才能被造就出來。

  這句話出自晚唐末年一位詩人曹松的一首詩《己亥歲.其一》,其中一句 :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

  這句話能夠傳頌後世,原因是歷代君王領袖能夠史上留名,身邊的確有成千上萬的人來相助。其中一個經典例子,可數明末農民起義軍李自成。

  祟禎二年,李自成在山西投奔了他的舅父「闖王」高迎祥,自稱「闖將」,手下部隊數十萬人。及後高迎祥被明軍所殺,李自成成為「闖王」,繼續跟明軍作戰,後來在潼關一役,明軍步步進逼,李自成只餘自己及殘部共十八人逃至洛山,可以想像死傷枕藉,不計其數,明朝政權得以苟延殘喘,其後李自成東山再起,追隨者達數十萬人,他之後在西安稱帝,建立「大順國」,後領兵攻入北京城,迫令崇禎皇帝自縊身亡,明朝正式滅亡。然而,吳三桂引清兵入關,令之後的歷史改寫。

  儘管李自成未能成功改朝換代,但在這動盪時局,下屬士兵們都以他為首,為他出生入死,他之所以能名留青史,成為「一代梟雄」,付出的卻是「萬骨枯」。

東邊日出西邊雨 道是無晴卻有晴

  可能你也曾經望出窗外,看見左邊的天空陽光普照,右邊的天空卻下起雨來,跟「東邊日出西邊雨」一樣,這現象好像不是晴天,但其實晴天仍在,而這個「晴」也跟「情」相關聯。

  這是出自唐代詩人劉禹錫《竹枝詞二首·其一》。全文: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這是一篇描寫少女情懷的詩歌。在青青楊柳的江邊,少女聽到心上人的歌聲。他一邊朝着江邊走來,一邊唱着歌,他是不是對自己也有點意思呢? 看到天上驟晴驟雨的天氣,東邊出著太陽、西邊下著雨...

今朝有酒今朝醉 明日愁來明日愁

  這句話可謂街知巷聞,出自晚唐詩人羅隱的詩作《自遣》,反映出詩人懷才不遇的狀況,顯示出豁達樂觀的心態。

  羅隱的《自遣》:「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羅隱一直仕途坎坷,曾十舉進士而不第,因此有感而發,成為佳作。

  從嚴肅謹慎的角度看,這句話好像十分消極,勸喻別人及時行樂,只顧眼前,得過且過便可,明天的苦惱明天才去想,反映出消極的情緒。然而,詩人所處的晚唐社會,...

杯水車薪

   「薪」在古代是柴草的意思,以一杯水去撲滅一車木柴所燃起的火,比喻力量太小,無濟於事。

   語出《孟子.告子上》。孟子曰:「仁之勝不仁也,猶水之勝火。今之為仁者,猶以一杯水救一車薪之火也。不熄,則謂之水不勝火,此又與於不仁之甚者也,亦終必亡而已矣。」

   孟子解釋他所處的世代的「仁者」,根本就不自量力,就像一杯水救一車柴火一樣,當然不能熄滅,因此就好像「不仁者」一樣,國家終必滅亡。

 ...

差之毫釐 謬以千里

  毫和釐,都是長度的小單位,十毫為一釐;雖然相差很微小,但最後導致的謬誤可以很大。「千里」及「毫釐」的對比十分明顯。

  很多專業的工作都要求精準計算,若然出錯,就可能出現很多問題,例如測量師、建築師的工作,計算上出現錯誤,樓宇有倒塌的危機,市民的生命安全就會受到威脅。這就是「差之毫釐,謬以千里」的精髓所在。

  此語出自《禮記·經解》:「《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釐,繆以千里。」《史記·太史公自序》:「故《易》曰:...

相關標籤

冬至不端餃子碗 凍掉耳朵沒人管

  冬至是中國古代曆法二十四氣節中的重要日子,習俗之一是家家戶戶都在這天趕回家「做冬」,北方人更有吃餃子的習慣,於是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諺語,原來背後有一個觸動人心的故事。

  相傳冬至吃餃子的習俗,與東漢末年的醫聖張仲景有關。張仲景是一個醫術高明的人,某年在辭官返鄉時,正逢嚴寒的冬季,見到許多百姓沒有足夠的衣服及食物,有些人的耳朵甚至被凍壞了。

  於是,張仲景叫徒弟們用羊肉、辣椒和驅寒藥材剁碎放在鍋子裏煮,然後將這些餡料用麵皮包着,分給受寒冷天氣侵襲的百姓,治癒了很多...

情人眼裏出西施

  愛情使人盲目,每當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看到一對看似並不匹配的情侶仍能擦出愛的火花,很多時會想到「情人眼裏出西施」這句話語。那麼到底歷史上是哪位人物最先有這樣的體會?

  「情人眼裏出西施」原話出自宋代詩話《苕溪漁隱叢話後集》的兩句:「色不迷人人自迷,情人眼裏有西施」。本意是指在情人的眼中,對方都如同西施一樣美麗。

  不過,這句話卻是出自一個與愛情完全無關的故事。

  相傳在春秋時期,當時一名居住在越國都城外的樵夫秦仁,機緣巧合地在路上遇到三名正在逃亡的女子。

  三...

家家搗米做湯圓 知是明朝冬至天

  冬至日,北方人吃餃子,而南方人則愛吃湯圓,寓意團團圓圓。明朝時便有諺語:「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這個典故來自一個悲天憫人的故事。

  民間傳說,閩南有一個貧困家庭,育有一名女兒。臨近冬至,妻子卻病逝了,為籌斂葬費,父親被迫賣女葬妻,女兒知道後當場昏厥,父親慌忙買一碗熱湯、加幾個糯米圓餵給她吃,女兒終於醒過來了。後來女兒被賣到富人家當奴婢,女兒冬至掛念父親,便在家中大門掛兩個糯米圓,希望父親看見,來和她見面。父女倆最終有沒有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