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以類聚 人以群分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一語源自《周易.繫辭上》:「方以類聚,物以群分。」意思是指同類的東西常聚在一起;性格和志向相近的人也會聚在一起,硬要把不相干的人拉進群裏,結果只會悄悄地逃走。

   典故是這樣的:春秋戰國時,齊宣王招告天下賢士來幫助他治理齊國。有一個叫淳於髡的賢士在一天內,推薦了七個有才能的人給齊宣王。

   齊宣王跟每個有才能的人對話後,果然發覺個個本領高強。齊宣王就問淳於髡:「我聽說人才是很難得到的,在千里之內,如果能找著一個賢士已非常不容易,你卻在一天之內,推薦了七個賢士,照此下去,賢士不是多得連齊國都容納不下了嗎?」

   淳於髡回答說:「鳥是同一類的聚居在一起;獸也是同一類的走在一條道上。這是因為天下的生物都是同一類的聚在一起,我可以算是一個賢士吧,所以陛下叫我推薦賢士,就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我還準備給您再推薦一批賢士,不會只有這七個呢!」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反映了志趣相投的人總會走在一起,想超越這一群人,攀上另一個階層並不容易,又或是被人拉進另一個低下階層,只會顯得格格不入。

 

兄弟同心 其利斷金

  「兄弟同心,其利斷金」比喻只要兄弟一條心,便能發揮很大的力量。這裏的兄弟不一定是親生兄弟,可以是要好的朋友或夥伴,因此泛指團結就是力量。

  此語出自《周易.繫辭上》:「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

  兩個人有着共同目標,同心而行,向着相同方向進發,其利益/好處之多,甚至可以將堅硬無比的黃金折斷;同樣地,同心出發的說話,就好像「嗅」到蘭花一樣,芳香撲鼻,清新宜人。「臭」與「嗅」二字相通。

  在《三國演義》裏,在桃園結義的...

衣食足然後知榮辱

  我們經常會聽到別人說「民以食為天」。「食」是人類生存的最基本需要,衣食充足才能顧及榮譽和恥辱。

  語出《管子.牧民》:「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倉廩指倉庫,糧倉儲備充足,百姓豐衣足食,才能顧及到禮儀,重視榮譽和恥辱。

  管子即管仲,他是春秋時期輔佐齊桓公成為第一霸主的丞相。他明白治國之道,必先富民,富民就是協助百姓取得生活基本所需,能夠豐衣足食,才能進一步談論禮義廉恥。管仲也的而且...

明日復明日 明日何其多

  明天之後還有明天,「明天」是那麼的「多」啊!事情永遠留待「明日」去處理,只會虛度光陰,蹉跎歲月,結果一事無成。

  這二句話出自明代狀元錢福《明日歌》,全歌有十句,首四句為重心所在:「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

  首句的「復」即又,明日之後又有明日;第二句「何其」即那麼,明日那麼多,今天之後的「明天」真的可以很多很多。第三句「生」指一生,「待」指等待,我一生都在等待明日;最後一句的「蹉...

寧為玉碎 不作瓦全

  玉是王器,瓦是瓦片,兩者價值南轅北轍。這話意思是寧可作玉器被打碎,也不願做陶器被完整保存,比喻寧願保持高尚的氣節死去,而不願屈辱地活着。

  語出《北齊書·元景安傳》:「大丈夫寧可玉碎,不能瓦全。」

  南北朝時期,丞相高洋毒死了東魏皇帝元善見和他的三個兒子,奪取了皇位,建立北齊。他想斬草除根,把姓元的通通殺掉。

  當時有個叫元景安的人,他本是魏國昭成王的五世孫,祖先都是朝廷大官。元景安為保全性命,就向高洋請求將自己的姓氏改姓高,以博得...

相關標籤

冬至不端餃子碗 凍掉耳朵沒人管

  冬至是中國古代曆法二十四氣節中的重要日子,習俗之一是家家戶戶都在這天趕回家「做冬」,北方人更有吃餃子的習慣,於是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諺語,原來背後有一個觸動人心的故事。

  相傳冬至吃餃子的習俗,與東漢末年的醫聖張仲景有關。張仲景是一個醫術高明的人,某年在辭官返鄉時,正逢嚴寒的冬季,見到許多百姓沒有足夠的衣服及食物,有些人的耳朵甚至被凍壞了。

  於是,張仲景叫徒弟們用羊肉、辣椒和驅寒藥材剁碎放在鍋子裏煮,然後將這些餡料用麵皮包着,分給受寒冷天氣侵襲的百姓,治癒了很多...

情人眼裏出西施

  愛情使人盲目,每當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看到一對看似並不匹配的情侶仍能擦出愛的火花,很多時會想到「情人眼裏出西施」這句話語。那麼到底歷史上是哪位人物最先有這樣的體會?

  「情人眼裏出西施」原話出自宋代詩話《苕溪漁隱叢話後集》的兩句:「色不迷人人自迷,情人眼裏有西施」。本意是指在情人的眼中,對方都如同西施一樣美麗。

  不過,這句話卻是出自一個與愛情完全無關的故事。

  相傳在春秋時期,當時一名居住在越國都城外的樵夫秦仁,機緣巧合地在路上遇到三名正在逃亡的女子。

  三...

家家搗米做湯圓 知是明朝冬至天

  冬至日,北方人吃餃子,而南方人則愛吃湯圓,寓意團團圓圓。明朝時便有諺語:「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這個典故來自一個悲天憫人的故事。

  民間傳說,閩南有一個貧困家庭,育有一名女兒。臨近冬至,妻子卻病逝了,為籌斂葬費,父親被迫賣女葬妻,女兒知道後當場昏厥,父親慌忙買一碗熱湯、加幾個糯米圓餵給她吃,女兒終於醒過來了。後來女兒被賣到富人家當奴婢,女兒冬至掛念父親,便在家中大門掛兩個糯米圓,希望父親看見,來和她見面。父女倆最終有沒有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