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浪」導彈總設計師黃緯祿 打造中國核反擊力量

編輯︰許可

  23位「兩彈一星」功勳科學家當中,黃緯祿知名度不算太高,但軍迷卻會知道,他就是中國第一款潛射核導道彈「巨浪-1」總設師,被譽為「巨浪之父」,而黃緯祿另闢蹊徑,在南京長江大橋上進行導彈入水深度測試的故事,也為軍迷津津樂道。

童年玩竹蜻蜓 黃緯祿想造「會飛的炸彈」

   黃緯祿1916年出生在安徽蕪湖教師家庭。他童年時和當地很多孩子一樣喜歡玩竹蜻蜓。有一天,他忽發奇想:要是把多個竹蜻蜓連在一起,用橡皮筋作動力,再在竹蜻蜓下面綁上一個炸藥,在引線上點一根香,計算好飛行時間和香的長度,在到達敵人陣地上方時炸藥爆炸,這樣不就做成了一個會飛的炸彈?

  抗戰烽火中,黃緯祿完成了大學無線電課程,並投入相關工作。但看着國家積貧積弱,受盡外侮,他心痛不已,遂和那時代很多知識分子一樣出國深造,走科學教國道路。

黄緯祿上世紀40年代留學英國,圖為1946年他(中)與室友在倫敦住所附近合影。(網上圖片)

  1943年,黃緯祿到英國學習。那時倫敦正遭受德國的V1、V2導彈轟炸,黃緯祿目睹其威力,還看到過英國繳獲的一枚V2導彈,他感慨道,如果中國也有這「大家伙」,就不會被欺負。

  黃緯祿是1947年取得倫敦大學帝國學院碩士學位的,同年就回到故土。後來新中國成立,黃緯祿開始了人生新階段。

  1957年,作為國內頂級無線電專家的黃緯祿,被調到剛成立不久的國防部五院。這機構所研發的正是關係國家安全之導彈,而黃緯祿負責的是控制系統。

研固體燃料導彈 黃緯祿建「二次核打擊」力量 

  當時中國面臨巨大安全威脅,在中蘇關係開始破裂後,中國人只能自力更生地研發導彈。雖然包括黃緯祿自己在內絕多數研發人員都未曾真工接觸過這方面技術,但他堅信「再高再陡的山也能登頂」。

  接過任務,黃緯祿開始無日無夜鑽研,終於和其他科學家一起攻克重重難關。1960年11月,仿製自蘇聯「R-1」的「東風-1」導彈成功發射,實現中國導彈零的突破。之後中國自主研發的「東風-2」導彈也完成試驗,1966年10月27日,中國首次由導彈運載的原子彈在預定地點爆炸,震驚世界。

黃緯祿任總師的「巨浪-1」在南京307廠生產,曾是國家頂級機密。(網上圖片)

  上世紀50年代末、60世紀初,中國經歷「三年困難時期」,物資極其匱缺,大家連吃飽都成問題,中國導彈事業能在這艱苦環境中,僅用短短10年便從一片空白,走到仿製,再到自主研發創新,堪稱是奇迹。

  此後黃緯祿迎來更大挑戰──擔綱中國第一型潛射戰略導彈「巨浪-1」總設計師。

  那時中國雖然已擁有導彈和核彈(原子彈和氫彈)這兩種國之重器,但導彈仍採用液體燃料,作戰準備時間長、機動和隱蔽性差,面臨超級大國軍事威脅和核訛詐,中國必須發展更機動、更隱蔽、生存能力更強,能作「二次核打擊」的固體燃料潛射導彈。 

  延伸閱讀:兩美元模型玩具作參考 黃旭華造出中國核潛艇

用長江大橋做實驗 黃緯祿為國省億元 

  可是這方面技術中國又是一片空白,單是如何把導彈「縮小」到能裝上潛艇已非常困難。當然,黃緯祿沒有被難度嚇到,他又帶領研發隊伍日夜攻關。

  在研發期間,他為加快進程和節省經費,大膽地提出「巨浪-1」經過陸上發射台和發射筒試驗後,跳過陸上水池內發射環節,直接上潛艇試驗。

在南京長江大橋做導彈實驗是黃緯祿(後排左三)的創舉,圖為他和同事試驗期間長江大橋合影。(網上圖片)

  沒有巨型水池,如何做這個試驗?黃緯祿想出奇招,就是到建成不久的南京長江大橋上進行試驗。得知這方案後,時任南京軍區司令員許世友讚歎:「一個科學點子,節約一個億(建水池經費),了不起!」

  1970年7月起兩個月,南京民眾經常看到在長江大橋上停了一輛巨大吊車,它吊着一個白色「大傢伙」;大家還看到黃緯祿和試驗人員在炎熱天氣中赤着膊,輪流鑽進那個「大傢伙」裏操作,接着又反覆把它以各種姿態投入長江當中......。

黃緯祿:假如有來生 我還要搞導彈

   試驗終於獲得了大量數據,研究人員藉此對導彈設計作修改。1975年,「巨浪-1」水下發射系統設計定型;1980年導彈兩級固體燃料引掣研製成功。

  1982年10月7日,「巨浪-1」首次實彈發射失敗,但黃緯祿帶領團隊很快修改了設計瑕庛,並頂着巨大壓力,決定在5天後的10月15日進行第二次實驗。這次試射成功了,中國終於實現「核三位一體」(陸基導彈,潛射導彈和戰略轟炸機),擁有全面性核子武器威懾力和「二次核打擊」能力。

「巨浪-1」1982年成功從潛艇發射。該款導彈為兩級固體燃料結構,採用水下冷發射,也就是用燃氣把導彈彈射出水面後再點火。(網上圖片)

  「巨浪-1」在1984年閱兵中公開亮相,之後再經改進,並在1988年9月實彈試射成功後正式定型。在更先「巨浪-2」在21世紀初服役之前,「巨浪-1」一直是中國核反擊的核心力量,是國之重器、戰略安全基石。

  「巨浪-1」試驗關鍵階段,黃緯祿曾受到病痛煎熬,十二指腸潰瘍、輸尿管結石、心臟病等,令他體重急降11公斤。有人說他是「剜」肉「補」導彈,但黃緯祿聽後笑着說:「11公斤相對於動輒以噸計算的導彈來說算不了甚麼,但是將這血肉補在導彈上,成就的卻是一個民族的希望和驕傲!」

  黃緯祿1999年獲授「兩彈一星」功勳獎章,2011年在北京逝世,享年95歲。他臨終前說:「假如有來生,我還要搞導彈。」

  延伸閱讀:黃緯祿︰中國戰略導彈事業的每個里程碑都鐫刻著他的名字

一生為了導彈的黃緯祿在中國航天界威望極高,與屠守鍔、梁守槃、任新民被合稱「中國航天四老」。(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 屠呦呦用「中國神藥」改變世界

中國科學家多運動健將 鍾南山曾破400米欄全國紀錄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差點做了戰鬥機機師?

國家最高科技獎|「核能大神」王大中 讓中國核技術領跑世界

有片|解放軍海軍艦艇編隊訪港5天 即睇新型兩棲攻擊艦「海南艦」風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