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得雲開見月明

  「守得雲開」是堅持和默默守候的等待,代表一種堅持和永不放棄、積極樂觀的精神,堅持到雲散的人,才能「見月明」。比喻人們只要堅持到底,希望就會出現。這和「撥開雲霧見青天」基本同出一轍。

  例如在戰亂期間,不少百姓飽受折磨,家人流離失所,但守得雲開見月明,戰禍終會有結束的一天。若不忍耐、若不等待,不會有「見月明」的一天,所以正面積極的堅持態度是不可缺少的。

  此話出自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全文如下:莫語常言道知足,萬事至終總是空。理想現實一線隔,心無旁騖腳踏實。誰無暴風勁雨時,守得雲開見月明。花開復見卻飄零,殘憾莫使今生留。

男兒有淚不輕彈

  「男兒有淚不輕彈」指即使男兒有情緒欲抒發,也不應輕易流下眼淚,但這話真的合理嗎?

  自古以來,男性一般扮演較強的角色。當男孩子受傷,上一輩人一般會說:「男孩子來的,不要哭」。男性一直被教導不要輕易流淚,因此也有說「男兒流血不流涙」。

  然而,當我們仔細看此話出處,可能有另一番體會。此話出自明·李開先傳奇小說《林沖寶劍記》:「男兒有淚不輕彈,只因未到傷心處」,意思是男兒的眼淚不容...

掏古井

  港鐵屯馬線六月底正式通車,成為全港最長的鐵路線,興建耗時逾十年以上,原因之一是在宋皇台站發掘到包括古井等古蹟,這些掏出的古井也被放在站內展覧,但「掏古井」原來有另一重意思。

  唐·孟郊《列女操》:「貞婦貴殉夫,捨生亦如此。波瀾誓不起,妾心古井水。」「古井」比喻為寂然不為外物所動之心,尤多用於守寡不嫁的婦女。宋蘇軾《臨江仙》詞:「無波真古井,有節是秋筠。」 清末民初之時,「古井」已代表富有的遺孀、婦女和妓女等。魯迅《墳•寡婦主義》:「個個心如古井,臉若嚴霜。」「掏」則有...

窮不與富鬥 民不與官爭

  「窮與富」、「民與官」都是相對的階級,在古代封建社會,由於二個階級勢力懸殊,如果相爭,可以說是不自量力,失敗機會很大,所以既然鬥不過對方,就避開對方,免得損人又損財。

  原句來自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五回:「自古道:窮不與富鬥,富不與官鬥。況在途路之中,眾人隻得隱忍,自行收拾。」

  舊中國封建時代,是一個階級觀念很重的社會。富人有的是本錢,你與人鬥、講不清是非,就打官司上衙門告狀,但人家是富人,有的是錢財,而官員大半是貪官,所以吃虧的多數是窮人。

  平民百姓與...

沉魚落雁 閉月羞花

  遇見天香國色的美女,我們可以以「沉魚落雁,閉月羞花」來形容,因為這二組成語,正正描述古代四大美人,又或可說成「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

  元·無名氏《連環計》三折:「我看這女子,生的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好女子也呵!」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四四回:「久聞江東喬公有二女,長曰大喬,次曰小喬,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

  春秋戰國時期,越國有一個女子叫西施,五官端正,相貌宜人。西施在河邊浣紗,清澈的河水映照她美麗的身影...

相關標籤

屋漏偏逢連夜雨

  形容不幸事接連發生,廣東俗語有:「屋漏偏逢連夜雨」,這個形容詞原來有一個典故的。

  這句話見於馮夢龍《醒世恆言》:「這等苦楚,分明是:屋漏更遭連夜雨,船遲又遇打頭風。」意思是屋頂已經破掉,偏偏遇上連日下雨,夜晚還下個不停;此外,船隻已經較預定的航行時間晚了,偏偏又遇上逆風,令航行變得更慢。真是禍不單行。  

  

植樹造林 莫過清明

  你知道嗎?自古以來,中國有清明節植樹的習慣,所以也有人把清明節稱為植樹節。

  「植樹造林,莫過清明」是一個農諺,因為清明節前後,氣候條件很適合樹木生長,樹木種植以後,成活率高,生長快。

  這句農諺沒有文獻出處,但《歲時百問》記載:「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即是此時種植樹木成活率高,適宜植樹。

 

一生之計在於勤 一年之計在於春 一日之計在於寅

  要計劃一年大計,在春天進行是最理想的,要計劃好一天的事情,則清晨時分進行也是最佳的。

  我們常聽到這句話「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自南朝.梁蕭繹《纂要》。

  而有另一句意思十分相近的,出自《增廣賢文》:「一年之計在於春,一生之計在於勤,一日之計在於寅。」

  中國以農立國,對農耕十分重視,農耕亦跟天氣季節息息相關。在二十四氣節之中,以立春最為重要,立春為二十四氣節之首。立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