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天地 泣鬼神

  「驚天地,泣鬼神」指能使天地為之震驚,能使鬼神為之哭泣。一般用來形容可歌可泣的愛情,或壯烈犧牲的革命,令中國古代深信的天地/鬼神為之動容。

  此語出自清.汪琬《烈婦周氏墓表》:「然則匹婦雖微,及其精誠所激,往往動天地,泣鬼神,何可忽也?」

  此語的另一變奏,可以數杜甫形容詩仙李白的詩歌,在《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中,說他「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全詩共四十句,其中「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概括了李白的藝術成就超凡,深得唐玄宗的賞識。

  如果創作能如李白般達到「驚風雨,泣鬼神」,其境界之高實不容置疑。

捨命陪君子

  捨即捨棄;命即生命;陪指陪伴。這句話指不惜一切,即使賠上生命,也會陪伴、跟隨或成全對方。 

  例如好朋友決定參加馬拉松賽事,並邀約參與。雖然知道自己跑步能力與技術也不如人,但為求陪伴好朋友參賽,也願意「捨命陪君子」。

  以上例子只是盡自己全力來支持、陪伴朋友,但原來此話典故,真的來自賠上了性命的真實動人故事。

  話說戰國時期,有二個朋友左伯桃與羊角哀,結伴去楚國求見楚莊王,途中遇到了大風...

樹倒猢猻散

  猢猻指猴子,「樹倒猢猻散」指大樹倒了,原本棲息在上面的猴子也跟着四散。比喻有權勢的人一旦失勢,其依附者亦隨即散去。

  例如那人事部經理是公司總經理的親戚,仗着關係晉升為人事部主管,然而他本身對人事管理操作一竅不通,每天都是閑聊過日,公司將總經理撤換後,這位人事部經理及其靠關係上位的下屬也不得不離開,由「樹大好遮蔭」,變成「樹倒猢猻散」。

  此語出自宋.龐元英《談藪》。秦檜是南宋時期赫赫有名的奸臣,但心得皇上歡心...

結髮夫妻

  中國古代一男一女首次結婚,便成為「結髮夫妻」,原來男女雙方洞房的一晚,真的會把各自頭髮剪下來結成一起,象徵永結同心,白頭到老。二人攜手組成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

  古人認為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是不可以隨意丟棄的,所以不論男女,都會把頭髮留長。

  當男子到二十歲的時候,就要舉行冠禮,也就是把頭髮盤成髮髻,稱為「結髮」,所以「結髮」本來就是古人成人禮的部分形式。女子方面,則是在十五歲左右舉行笄禮。笄,也就是簪子。在古代,無論男女只要舉行了成人禮,就意味着到了成年...

前無古人 後無來者

  這話跟「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同出一轍,意思就是空前絕後,無人能出其右,具褒義,但有時候也用作諷刺之用。

  此話出處: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九十三回:「但今日我們所行之令,並非我要自負,實系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竟可算得千古獨步。」

  以中國歷史人物來看,武則天是唐朝的女皇帝,也是中國歷代唯一的女皇帝,即使清末時期,慈禧太后垂簾聽政,大權在握,但亦沒有稱帝,因此武則天稱帝,可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相關標籤

閻王易見 小鬼難纏

  「閻王易見,小鬼難纏。」是說,有時候地位更高者或許待人更和善,小人物反而更喜歡刁難別人。

  這句話出自清代李寶嘉的《官場現形記》第十九回:「閻王好見,小鬼難當,旁邊若有人幫襯,敲敲邊鼓,用一個錢,可得兩錢之益。」

  這個說法套用在現實中,「閻王」就是用來指代大人物或負責人,「小鬼」則表示下面的手下或小角色。有時直接與大人物對話,或許更好溝通,辦事效率也高;反倒是無名小卒更喜歡刁難人,往...

清明晴六畜興 清明雨損百果

  古代農夫相信,一年收成好不好,看清明就知道。為甚麼呢?

  傳統上,清明節的天氣,預示一年的農耕,是人們十分重視的重要節氣。

  其中一個廣為人知的諺語,就是「清明晴六畜興  清明雨損百果」。

  意思是清明這天如果放晴的話,就預示整年作物豐收、牲畜興旺;相反,清明節下雨的話,各種果樹和作物,產量品質便受到很大的傷害了。

 

屋漏偏逢連夜雨

  形容不幸事接連發生,廣東俗語有:「屋漏偏逢連夜雨」,這個形容詞原來有一個典故的。

  這句話見於馮夢龍《醒世恆言》:「這等苦楚,分明是:屋漏更遭連夜雨,船遲又遇打頭風。」意思是屋頂已經破掉,偏偏遇上連日下雨,夜晚還下個不停;此外,船隻已經較預定的航行時間晚了,偏偏又遇上逆風,令航行變得更慢。真是禍不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