䒐䒏

音:mang4 zang2

意思是神色不爽,心情不佳,面露惡相

      䒐䒏是正字,亦普遍寫為「忟憎」、「憫憎」或「𤷪𤺧」。䒐䒏這個精神狀態在日常生活中出現率其高,子女考試前夕父母特別䒐䒏、中醫說睡眠不足和消化不良令人䒐䒏、股市大跌投資者亦相當䒐䒏……

      䒐䒏兩字都由「色」字組成,「色」有臉色或氣色的意思,與神晴面容有關。宋代官修的韻書《廣韻》和《集韻》就䒐䒏的意思,分別解作「神不爽也」和「神亂也,色惡」。由此可見,䒐䒏是容易被別人察覺的,不想無辜被牽連,最好是敬而遠之。有說䒐䒏跟發脾氣並不一樣,前者主要自己心中煩燥,不一定發洩到他人身上;發脾氣則傾向找別人來出氣,以洩心中怒火。

齮齕過半

音: gi1 gat6

意思是諸多批評,令人生厭

       被人齮齕或齮齕別人都不是好事,因為這被視為諸多批評,說沒有建設性的話,並只會破壞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齮齕二字有齒字偏旁,兩字皆為口部動作,有咬噬的意思。正如宋•洪邁《夷堅乙志‧張淡道人》「良久,草或食盡,或齮齕過半。」

       而齮齕亦有壞國家大事。皆因齮齕亦有陷害、毀謗和毀排擠的意...

娿哿

音:o1 go6

意思是總是猶豫不決、三心兩意

      娿哿中的「哿」有嘉許的意思,亦與「珈」相通,是古代婦女的一種頭飾。古代婦女以頭髮編成假髻後,以簪子把髻別在頭上,配以珠寶玉飾,稱為「珈」。頭上珈數量的多與少是身份象徵。有了刻意裝扮以展示尊貴身份這個背景,便更容易理解娿哿 —— 那種每每猶豫不決、三心兩意的意思了。

      至於「娿」字...

得敕

音︰dak1 cik1

意思是過分地炫耀、招搖,也可以形容小孩活潑可愛。

     「做人要謙虛啲,唔好咁得敕。」指做人要謙虛點,不要太囂張跋扈。

在古代,「敕」是皇帝詔書的一種,得到聖旨照住,恃「寵」才可生驕,旁人無可奈何。又在道士收妖鎮壓殭屍的符咒上也有這個「敕」字的,貼在其頭上代表號令。

      「敕」字的異體字為勑、勅。

       唐代詩人韓愈 《御史臺上論天旱...

買餸

音︰maai5 sung3

意思是上市場買菜,包括魚、肉、菜等食材,也可是菜式的單位。

       餸不是方言,是常見粵語用詞。粵語中,飯桌上的菜不叫菜,叫「餸」。如去買餸呀? 等同去買菜嗎? 我哋三個人食左九碟餸,等同我們三個人吃了九個菜。

 

    「餸」字拆開,是「食」+」「送」,表示此字當與食有關,「送」一方面是音符, 亦有送飯(下飯佐飯)的意思。用菜餚佐飯吃,也作「嗄飯」。 ...

相關標籤

囡囡

音︰naam4 naam4

       音︰naam4 naam4。意思是指小女孩,但粵音讀「南南」,而非「女女」。

     「轉眼間,你囡囡已經長大了不少﹗」指小女孩已經長大成人,婷婷玉立。

       囡字從女及口,本義為小女孩。囡字屬於方言字,蘇滬方言稱小女孩作囡,一般指6-9歲的小姑娘,類似我們常說的寶貝。粵語稱呼小女孩也有「囡囡」之說。粵語「囡」應與「南」、「男」等字同音。

      清.王應奎《柳南隨...

發怐愗

音:faat6 ngau6 dau6  意思是沒精打采,呆頭呆腦 。

      發怐愗並不是現代人的「發明」,原來早在戰國已有「怐愗」的用例。 

     「怐愗」指愚貌﹐也有愚昧及不聰明的意思。戰國時期楚國的宋玉在《楚辭.宋玉.九辯》中云:「願沉滯而不見兮,尚欲布名乎天下。然潢洋而不遇兮,直怐愗而自苦。」宋玉是屈原的弟子,有古代四大美男之譽的他不被楚王重用,於是借悲...

蘇孲崽

音: sou1 aa1 zai2  意思是「蘇蝦仔」,即指嬰兒、幼童。        「月光光,照地堂,蝦仔你乖乖瞓落床......」《月光光》這首兒歌,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詳,當中提及的「蝦仔」,跟「蘇蝦」同出一轍,但為何小孩又會變成「蝦」呢﹖       「蘇蝦」的本字是「臊孲」(讀作蘇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