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12/05/2021
位於旺角的香港一級歷史建築雷生春,由1931年建成至今已90年,不但展現了30年代香港常見的中西合璧建築風格,亦記錄了一代香港人的生活痕迹,而且數十年來,一直持續傳承中醫及中國文化,是非常珍貴的香港歷史建築。
早年香港歷史騎樓盛行 雷生春為其中之一
雷生春是典型的中西合璧騎樓建築,見證數十年來香港歷史文化的變遷。騎樓的起源可以追溯自18世紀末,當時前往印度的英國人非常不適應當地的炎熱天氣,於是在住宅前方加了一條外廊以遮擋陽光,營造一個涼爽又通風的空間,英國人稱之為廊房。
至19世紀至20世紀,廊房建築傳至中國廣東南方沿海城市,由於結構上二樓猶如「騎」在一樓之上,故得名騎樓。
延伸閱讀:【皇都戲院(上)】屹立69年世界唯一露天「飛拱」 見證香港電影文化
由於南方氣候濕熱,日照時間長,雨水又較多,在當時未有冷氣機的年代,騎樓建築既可令室內清涼乾爽,亦方便樓下的行人以及出入店舖的顧客,因此騎樓變得愈來愈盛行。
而民眾在興建騎樓時,亦開始在這些帶有歐陸風情的建築上,增添幾分中國文化氣息,例如滿洲窗、漆木鳥籠等,可見騎樓是東西文化交融的一項重要見證。
隨着大批廣東人移居到香港,騎樓的建築風格亦傳入香港,成為許多現時戰前唐樓及早期公共屋邨的建築樣式,作為一級歷史建築的雷生春亦是其中一例,令騎樓成為香港建築歷史的其中一個重要印記。
雷生春西式柱配滿洲窗 印證香港歷史融合中西文化
雷生春於1931年建成,由外國建築師布爾(W. H. Bourne)設計,樓高4層,最底層為醫館和藥店,上層則是雷家的住所,是昔日香港歷史常見的上居下舖的結構邏輯。
雷生春的弧形騎樓設計,一方面使用了西式石磨樑柱、欄杆裝飾和意大利風格的正門;另一方面亦盡顯不少中國文化建築細節,例如將彩色玻璃蝕刻畫鑲嵌於傳統木框架的「滿洲窗」,便是其中一例。
延伸閱讀:【皇都戲院(下)】邀年輕畫家、書法家合作 鄭志剛談保育困難:文獻不足
雷氏家族將雷生春贈予政府 改建中醫館保留香港歷史
雖然雷生春的最底層為中醫館,但其實雷氏家族並非靠中醫起家,雷生春的業權持有者,是九龍巴士創辦人之一雷亮。
雷亮於1942年逝世,雷家後人自60年代開始相繼遷離,至70年代大宅空置,雷家後人曾一度打算重建雷生春,不過祖先有令,不得變賣,不得拆卸,所以重建計劃未能成功。
直至2000年,古物諮詢委員會評定雷生春為一級歷史建築,雷氏後人於是將雷生春捐贈予政府。2012年初,雷生春經過一年多的活化工程後,以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雷生春堂」的角色重生,作為非牟利機構經營的中醫藥保健中心,為基層市民提供診症服務。
雷生春是香港現存少有的上世紀30年代舖居大宅,反映了昔日香港歷史的社區生活、經濟活動和建築特色。活化後的雷生春堂,盡量保留了雷生春原有的建築特色,地面亦設有浸大配方的涼茶店和展覽廳,讓公眾可以回憶當年百姓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