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12/05/2023
1958年5月12日,中國第一輛「東風」牌國產小轎車在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簡稱一汽)出產。
此車是紅旗轎車的前身,車型編號為CA71。「東風」牌國產小轎車的出廠標誌着中國的汽車工業技術水平有了新的突破,踏上了更高的台階。
建國初期的中國,汽車工業落後,尚未具備自主製造汽車的能力。1949年12月,當時毛澤東出訪蘇聯,參觀了斯大林汽車製造廠,當他看到一輛接一輛的汽車駛下生產線時,便對隨行人員說「我們也要有這樣的工廠」。此後,一汽的建設就被列入新中國第一個五年計劃「156項工程」之一。
1953年6月下旬,一汽動工在即,毛澤東寫下「第一汽車製造廠奠基紀念」11個字。7月15日,第一汽車製造廠奠基,刻着「第一汽車製造廠奠基紀念」11個字的漢白玉基石紮根在了長春。一汽建設完成後,經過3年不懈的努力,新中國第一輛汽車「解放」牌CA10終於在1956年7月13日誕生,改寫了中國人不能自主製造汽車的歷史。
「解放」汽車投產後,生產轎車成為了一汽的新目標。當時的一汽,基本上是一整套生產卡車的建制,若要生產轎車一切都要白手起家。在堪稱「四無」,即無資料、無經驗、無工裝、無設備的情況下,時任一汽廠長饒斌帶領着為數不多的幾個技術人員,和一大批連小轎車都沒有見過的工人在車間埋首苦幹,勢要打造出屬於中國人的國產轎車。
當時一汽團隊根據一些國外樣車,對國產轎車的車身做了大膽的構思和設計。
第一點是,考慮到龍是中國的象徵,他們將車頭標誌設計為一條金龍,龍身表面鍍上24K純金;其次,車身側面則鑲嵌了毛澤東書寫的「中國第一汽車製造廠」字樣;同時,車身後大燈設計為中國古代宮廷中使用的紅紗燈,俗稱「宮燈」形狀。如此的設計既展現出中華民族的特色,又體現到國產車與外國車的分別。
由於當時中國製造轎車的基礎條件薄弱,一汽參考了不同外國車的零件配置,底盤參考了法國「希姆卡SimcaVedette」汽車的基本結構,發動機則參考了德國「奔馳-190」型轎車,採用四缸頂置氣門的設計,並搭載了中國自行研製的三速機械變速箱,最大功率為52千瓦,綜合百公里油耗為10升,最高時速達到128公里。經過3個月密鑼緊鼓的建造,第一輛國產轎車東風CA71於1958年5月12日順利出廠,開出了車間。
第一輛「東風」牌國產小轎車出產後,一汽其後又成功製造出中國第一輛「紅旗」牌轎車。當時為了向新中國十年大慶獻禮,一汽選送了33輛轎車和2輛敞蓬檢閱車到北京,首都街頭駛過國產「紅旗」轎車的一刻成為了中國人難忘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