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狗」退役 香港巴士全線冷氣化

撰文︰華思齊

  炎炎夏日跳上巴士享受清涼冷氣,看似理所當然,但其實俗稱「熱狗」的非空調巴士,退出香港歷史不過十多年時間。

香港歷史最後一班「熱狗」巴士

  2012年5月9日凌晨,香港歷史上最後一班開往藍田的16號「熱狗」巴士在旺角柏景灣開出,逾千人爭相乘搭,最終九巴要出動16架巴士接載,熱鬧歡送服務香港人63載的「熱狗」。

香港歷史上最後一批於市面行駛的「熱狗」巴士,分別行走5A、16、93K及98A四條路線。它們退役後,路線全面提供冷氣服務。目前全港共有近6,000架領有牌照的專營空調巴士。(網上圖片)

「熱狗」由來 嘲諷「熱得像狗一樣」

  「熱狗」這個名,本是巴士迷及司機對車廂環境的嘲諷,形容夏天搭無冷氣的巴士,「熱得像狗一樣」,後來才變成非空調巴士的代名詞。

  追溯歷史,早在1920年代,香港已有收費巴士接載乘客;1933年,港督貝璐實施巴士專營權,向中巴及九巴發牌,分營港九新界路線,巴士車資始受政府監管。

  延伸閱讀:九廣鐵路電氣化 告別柴油機車

香港地鐵於1979年才開通,此前基層市民出入主要依賴巴士。圖片攝於70年代彌敦道。(圖片來源:Getty)

  隨着戰後人口膨脹,九巴在1949年引進第一部雙層「熱狗」巴士,紅色車頂、奶油色車身,在未有地鐵的年代,是基層打工仔及學生出入的主要交通。

1949年九巴引入的「丹拿A型」雙層巴士,是香港歷史上的元祖「熱狗」巴士,這款巴士於1980年退役。圖片攝於巴士翻新後。(圖片來源:九巴官方Facebook)

  早年的巴士有專人售票,按車程長短收費,70年代才出現錢箱,取代售票員;以前沒有八達通,要是硬幣不足,差一元兩角,那可真頭痛。昔日巴士車窗可自行開關,入夜打開窗戶,涼風颯爽;但當遇上狂風暴雨,雨水從無人關閉的車窗傾盆而進,車廂盡濕,卻又狼狽非常。

以前的巴士上有售票員和負責查票的稽查員,1972年開始九巴才於司機位旁邊設置錢箱,由司機監察乘客是否有付足車資。(圖片來源:九巴官方Facebook)

  巴士作為香港昔日主要交通,曾出現在不少港產片中,由50年代張瑛、吳楚帆、夏萍主演的《第七號司機》;80年代《警察故事》成龍在巴士上追逐毒梟;到2015年《踏血尋梅》,白只碎屍後乘巴士棄置頭顱,都不難發現「熱狗」巴士的影蹤。

《第七號司機》是50年代的電視作品,由張瑛、吳楚帆、夏萍主演,張瑛飾演「熱狗」巴士司機。(網上圖片)
成龍拍攝《警察故事》時,曾在一輛熱狗巴士上追逐毒梟。(網上圖片)

首架雙層冷氣巴 「熱狗」漸寫入香港歷史

  1988年,九巴引入首架雙層冷氣巴士,漸漸取代「熱狗」,20多年後更將之全面淘汰。由自由定價到專營規管,單層到雙層,無冷氣到全線冷氣,專人售票到電子支付,一趟巴士之旅,見證香港歷史變遷。

1988年,九巴引入全球首部試驗成功的雙層冷氣巴士,後來逐漸淘汰「熱狗」巴士。(圖片來源:九巴官方Facebook)

  近年巴士公司積極引入環保引擊,減少廢氣排放,並在巴士加裝太陽能裝置,環保意識提高;可是一年四季不理冷熱天天開冷氣,又是另一環保議題。

  延伸閱讀:試行無人駕駛巴士警車 深圳自動駕駛如箭在弦

香港歷史建築雷生春 戰前30年代中西合璧舊騎樓

1963年香港制水 4天供水4小時叫苦連天

維園原是避風塘 啟用半世紀 歲晚年宵最墟冚

九廣鐵路電氣化 這列「黃頭車」拍過不少港產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