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15/01/2025
中國航天再有壯舉,繼天問一號探索火星後,天問二號探測器亦定於2025年發射,它的目標是一顆名為「振蕩天星」的神秘小行星,並將在這顆小行星上著陸,採集樣本及帶回地球;天問二號整個任務將長達10年。
天問二號|由主探測器和返回艙組成
天問二號任務為「中國行星探測工程」一部份,該探測器研製工作早於2020年,亦即天問一號升空前後已啟動;它曾名「鄭和號」,後改用「天問」序列,而計劃2028年前往火星採回樣本的探測器,便順延為天問三號。
順便一提,目前已披露「中國行星探測工程」任務還有天問四號,它預計於2029年發射,目標包括木星及其衛星「木衛四」。
根據媒體報道,因為任務性質不同,天問二號設計和外形,與此前探火的天問一號有很大分別。
它由主探測器和返回艙兩部份組成。主探測器負責軌道控制和科學探測,配置多光譜相機、質譜儀等儀器,以及通信、採樣裝置、樣品轉移裝置,採用離子電推力器和化學推進器的雙模式推進系統。
天問二號|採集100克「振蕩天星」樣本
主探測器識別度最高的是一對太陽翼;太陽翼呈圓形,每個直徑4.7米,面積達到17平方米,外形比探測器主體大得多。天問二號返回艙只佔整個探測器的很小部份,最大直徑約0.75米,比嫦娥六號返回艙1.25米還小,據報能採集樣本約100克。
曾擔任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工程總設計師的張榮橋此前確認,天問二號目標是一顆代號2016 HO3、名為「振蕩天星」的太陽系小行星。
這顆小行星的確很小,其直徑僅有46至58米,大約是十多層樓高度;它環繞太陽的公轉周期約366天,自轉周期約28分鐘,與地球最近距離521萬公里,平均距離約2,000萬公里,是地球與月球平均距離5倍。
至於這麼小,又這麼遠的「振蕩天星」為何值得探索,它為何被稱為「振蕩天星」、又有何神秘身世,將另文再述。
天問二號|長征火箭發射 花1年飛近目標
話說回來,天問二號2025年5月將由長征三號乙火箭在四川西昌發射,經過大約1年飛行後抵達「振蕩天星」附近。
由於小行星引力微弱無法支撐探測器的環繞飛行,天問二號需要調整軌道參數,實現對目標的環繞飛行,然後在大約1年時間中以攜帶的儀器展開採測,其中包括鎖定採樣區。
接下來,天問二號將擇機著陸「振蕩天星」和取樣。
小行星取樣返回,中國不是第一家,以往有日本的隼鳥號、隼鳥二號,以及美國的奧西里斯3個探測器實現過。但「振蕩天星」特別的小,作業限制非常多,難度遠超前三者。
延伸閱讀:天問三號2028年升空 帶回火星土壤
天問二號|三套方案 附著採樣難度最高
為此,天問二號將有不同採樣方案,包括短時間觸碰採樣、懸停採樣和附著採樣。
作為主方案的附著採樣,也就是直接在小行星著陸。因為小行星引力太低,探測器著陸後容易出現反彈、側翻情況,所以附著採樣技術難度極高,以往從未被應用。而短時間觸碰方案如同「蜻蜓點水」,是此前隼鳥等3個探測器的採樣方式,難度較低。
不過,附著採樣也會是最有成效的,因為天問二號可以在採樣點作原位探測,收集的數據會更詳盡。
採樣後天問二號將在「振蕩天星」表面把樣品轉移至返回艙,然後飛離小行星,再擇機飛返地球。據報道,它的返回過程又是大半年。
天問二號|後續拓展任務:探索遙遠彗星
接近地球後,天問二號主探測器和返回艙分離,後者將以彈道式返回方案高速再入大氣層,把「振蕩天星」約100克樣品送到地球;這又是一個歷史性時刻。
等一等,天問二號自升空到送回樣品,過程也就3年左右,剛才不是說它的任務長達10年嗎?
請注意,帶回「振蕩天星」樣只是天問二號任務第一部份,與中國航天其他探測器類似,它還有第二部份的拓展任務。據張榮橋透露,天問二號還將前往探測新近發現的主帶彗星311P。
有報道稱,天問二號將借助地球引力作重力加速,但飛向目標星體仍需要數年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