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兆光對「天下」的想像:國際秩序總依靠力量和利益

編輯︰華思齊

  大國崛起背後有哪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天下」想像之中包含着怎樣的意識形態?2021年出版的《大國的想望 :天下主義、強國主義及其他》,收入了七篇力作, 深入剖析晚近中國的天下主義、強國主義論述及其相關議題。在當代中國膨脹的勢頭之時,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及歷史系特聘資深教授葛兆光撰寫專文,探討了被反復敘說的「天下」概念及其背後的種種想像。

葛兆光:歷史上的「天下」何嘗是德澤廣被、四裔大同?

葛兆光指,一些討論「天下」觀諗的學者總把「天下」當成是「理想國」。一旦有了機會,他們常常想回到漢唐時代無遠弗屆的天下帝國。但事實上,國際秩序卻離不開力量和利益。圖為西安大唐不夜城的文化表演。(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傳說中,古代夏禹大會天下,雖說百獸率舞,萬邦協和,但防風氏的部族首領遲到,就要被殺掉。更不要說對於周邊的蠻族。你可以看到,整個春秋戰國,一會兒是「南蠻北狄交錯」,一會兒是「王命征伐,靡有孑遺」。 

  中國歷史上的「天下」何嘗是德澤廣被、四裔大同? 

  「華夏―中國」的誕生,何嘗是協和萬邦、和合萬國? 

  就連提倡「天下體系」的學者,也不能不承認「事實上的古代中國帝國的確與『天下╱帝國』理想有相當的距離,以至於在許多方面只不過是個普通的帝國」。 

  但奇怪的是,他們仍然堅持這一烏托邦想像,說這個古代帝國「在文化追求上一直試圖按照『天下╱帝國』的文化標準去行事」,沒有異端、天下為公、世界是一個完整的政治單位、優先考慮的不是領土開拓而是持久性問題、朝貢只是自願的系統。 

  可是,真的是這樣嗎? 

  延伸閱讀:葛兆光憶中國十八世紀思想文化僵化 難以發展現代科學自由經濟

葛兆光:實際政治和歷史中 「天下」並不溫柔和睦

葛兆光指,回看東亞歷史,在所謂「朝貢體系」或者「天下體系」之中,都是強者制定遊戲規則,弱國要不服從,就會引發戰爭。(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政治秩序的達成和學者書齋裏的想像,真是差距太大。 

  儘管我們也希望國際秩序建立在道德、仁愛和理智的基礎上,但在實際政治和歷史中,秩序卻總是要依靠力量和利益。 

  儘管已經處在列國並峙的國際環境之中,但有趣的是,在觀念世界裏,中國始終相信一種《王制》裏面描述的「天下」,把它當成「理想國」。 

  一旦有了機會,他們常常還是想回到漢唐時代。現在提倡「天下」的學者,也許還是在這種追憶和想像的延長線上。 

  回看歷史,歷史並不這樣溫柔與和睦。 

  雖然「叢林規則」是現代列強主導世界時常有的現象,使得權力決定分配和秩序,但我們看東亞歷史,在所謂「朝貢體系」或者「天下體系」之中,何嘗不也是強者在制定遊戲規則,弱國不服從規則,就會引發血與火呢? 

  某些學者說古代中國的「天下」是一個沒有邊界的世界,是一個沒有「內」和「外」,沒有「我們」和「你們」之分,所有的人都被平等對待的世界,雖然用心良苦,出自善意,不太好說是癡人說夢,但它也一定不是歷史。 

  所以,我們說它是「烏托邦」。 (四之四)

  (本文摘選自《大國的想望 :天下主義、強國主義及其他》。標題及內容經編輯整理)

  延伸閱讀:葛兆光對「天下」的想像(四之一):一個烏托邦想像背後的政治、思想與學術

  延伸閱讀:葛兆光對「天下」的想像(四之二):歷史學者普遍強調「中國」與「四方」之別

  延伸閱讀:葛兆光對「天下」的想像(四之三):單純認為天下平等和諧 只是浪漫情懷

葛兆光對「天下」的想像:單純認為天下平等和諧 只是浪漫情懷

葛兆光對「天下」的想像:歷史學者普遍強調「中國」與「四方」之別

葛兆光對「天下」的想像:一個烏托邦想像背後的政治、思想與學術

葛兆光憶清帝國皇權太集中 阻礙變革的可能性

相關標籤

葛兆光憶中國十八世紀思想文化僵化 難以發展現代科學自由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