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兆光看十八世紀清帝國龐大疆域的煩惱

編輯︰黃皓頤

  本文基於葛兆光教授2018年11月14日在香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主辦的「從全球史看近世中國的興衰」論壇上的演講記錄稿,有補充與修訂,原標題為《「漫長的十八世紀」與「盛世背後的危機」》。

  該論壇由香港大學梁其姿教授主持,新加坡國立大學王賡武先生、台北中研院朱雲漢先生和葛兆光先生,分別從新加坡、台灣、大陸學者的不同視角,對這一主題進行闡述。

葛兆光憶清代「康乾」版圖較明代增倍 若大規模征伐開支驚人

葛兆光指,清代康熙到乾隆年間,版圖擴大了,但朝廷開支也急升。(圖片來源:AP)

  上文提到我想和大家討論三點。

  首先講第一點,也就是帝國內部龐大的疆域、族群。

  康熙到乾隆,一個最被誇耀的成就是版圖擴大,這當然很了不起,因為按照很多歷史學家的說法,大清才奠定了今天的「中國」。回看十八世紀的歷史,從康熙打敗噶爾丹,到雍正改土歸流,到乾隆所謂十全武功,明朝原本「嘉峪關外非吾土」的地盤,一下子擴大了一倍,原本主要為漢族的王朝,變成了涵容漢、滿、蒙、回、藏、苗的帝國。乾隆皇帝很得意呀,羅威廉所謂「盛清」的「盛」,主要就是指這一點,美國哈佛大學的歐立德教授寫了一本書就是《乾隆帝》,也承認他的這些功績。

  不過,這種龐大帝國很偉大,但也帶來麻煩:

  一方面是控制成本非常高,無論是遠赴三千里外征服新疆準格爾汗國,還是在川西平定大小金川,貴州苗疆改土歸流平定苗民反抗,朝廷要花很多錢(像平定僅三、四萬人的大小金川,就要用8 ,000萬両銀子,傷亡近十萬)。據徐中約說,平常朝廷開支不過三千五百萬両銀子,如果沒有戰爭,大概有個三五百萬盈餘,但是一旦大規模征伐,就得有巨大的開支。

  延伸閱讀:葛兆光憶西方視18世紀中國為盛世 偉大成就背後藏陰影

葛兆光憶大清賣官鬻爵籌軍餉 周邊異族常叛亂難平伏

葛兆光表示,清代在對外的戰爭和駐軍方面花上了大量金錢,因此到了十八世紀末年乾隆退位的時候,已經國庫虛空。圖為內地電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的乾隆帝(左)和其寵臣也是大貪官的和珅(右)。(網上圖片)

  怎麼辦?就得靠徵收格外的稅,讓商人出資,賣官鬻爵。朝廷的財政收入大量用於遠方的戰爭和駐守的軍隊,據說十全武功要耗掉一億兩千萬両銀子,所以,到了乾隆皇帝退位,也就是十八世紀末尾,其實「內囊已經盡了」。所謂「和珅跌倒,嘉慶吃飽」,雖然可以理解為和珅貪腐得厲害,但也可以看到,到了嘉慶朝,帝國已經沒有多少錢了。

  另一方面,帝國內部除了作為主體的滿漢蒙之外,各種異族對於帝國的認同,也相當麻煩,只好用理藩院、六部、盛京將軍三種不同的體制來管理。可是,各地的動亂此起彼伏,經歷了回民、苗民、白蓮教、太平天國、捻軍等等叛亂,帝國已經有點兒吃不消了,這也是造成帝國衰落的原因之一。

  顯然,大帝國有大帝國的麻煩,所以,後來從帝制轉型成為共和制後,延續「五族共和」的統一國家,雖然相當偉大,但如何有效管理不同族群和廣大疆域,如何使不同族群民眾同質化並且認同一個國家,就相當棘手,這種棘手的問題,也許至今還仍然棘手。

  延伸閱讀:葛兆光看十八世紀中國的盛世危機

  (轉載自「從全球史看近世中國的興衰」論壇的演講記錄稿,標題及內容經編輯整理)

葛兆光憶西方視十八世紀中國為盛世 偉大成就背後藏陰影

葛兆光看十八世紀中國的盛世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