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75年·科技篇|中國交通75年 從「基本靠走」到復興號和C919

編輯︰許可

  新中國成立75載,風雨兼程,滄桑巨變。「非凡75年」系列專題,梳理中國在科技、政經、文體、環保4大領域,經歷了怎樣的變遷、突破和發展。

  本文是科技篇第2篇文章,帶你了解新中國75年來,人們出行如何從「基本靠走」到騎自行車,再到乘搭科技領先的復興號高鐵。

 

非凡75年|1949年全國汽車僅5萬多輛

中國第一輛生產的轎車是1958年的「東風牌」,車頭的一條鍍銀龍雕塑是它的標誌。這款轎車技術不成熟,很快就停產和被遺忘。(網上圖片)

  新中國成立之初,無論交通網絡還是交通工具都十分落後,全國能跑車的公路只有3萬多公里,汽車也就5萬多輛,數量還不及現今一個縣,且多是來自外國的「老爺車」。

  新中國第一輛國產汽車1956年才出現,是「解放牌」貨車,第一輛轎車(私家車)則是1958年的「東風牌」CA71,後者技術不成熟,產量很低。

  鐵路情況也差不多,1949年末全國能通車的2萬公里鐵路上,跑的都是老舊、落後的火車,速度慢,故障多。

  1949年中國已有民航服務了,惟總共就幾條航線,飛機寥寥可數,一般人別說坐飛機,可能飛機「真身」也沒見過。

  事實上,新中國成立初期,國內人口流動極少,多數人沒有機會出遠門,而城市裏或鄉里間的短途山行,大家「出門基本靠走」,「高級」一點就是人力車、馬車、騾車。

非凡75年|70、80年代成「自行車王國」

自行車是上世紀70、80年代中國最普及的交通工具,在80年代後期,全國自行車數量達到5億輛。(網上圖片)

  那時中國大部份城市仍沒有公共汽車,自行車(單車)雖然能夠國產,但仍然珍稀,擁有一輛自行車已是「身份象徵」。

  自行車在中國普及要到上世紀60年代,至70、80年代,中國才逐漸成為「自行車王國」,城市上下班時段自行車洪流滾滾,是很多代人的共同記憶。

  1978年改革開放起步後,人們出行方式、使用的交通工具有明顯改變,這與中國經濟、基建和製造業發展息息相關。

  例如80年代後期,摩托車(電單車)開始進入人們的生活,至90年代摩托車大幅搶佔自行車市場。到了新世紀第二個10年,被稱為「電騾」的電動自行車又興起,把摩托車和自行車一併取代.....

  或許很多人沒留意到,在2024年初,中國電動自行車的數量已達4億輛之多,全球無出其右。

非凡75年|新能源汽車走入千家萬戶

新能源汽車,特別是電動車,漸為中國家庭購車的主流。圖為車展上的新能源汽車。(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另外,改革開放之前人們可望不可及的家用轎車,在新世紀已走入千家萬戶,至2024年初,擁車中國家庭超過1.94億。

  必須一提的是,在政策和科技,特別是電池科技發展推動下,新能源汽車在新世紀飛速發展,成了很多家庭購車選擇;國產新能源汽車還大量出口海外。

  2023年底的數字顯示,中國的新能源汽車突破2,000萬輛,佔全國汽車總量6.07%,當中76%以上是純電動車;數字又顯示,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佔了全球超過六成。

  延伸閱讀:非凡75年·環保篇|5組數據解讀 中國新能源汽車如何領先世界?

  除了個人和家庭交通工具,中國的集體交通工具發展跨度也非常大。

  80、90年代後,大小城市內交通日漸完善,公共汽車早已普及,全國還有超過50個城市建有地鐵或其他軌道交通,上海、北京,湖南長沙和鳳凰等地還有磁浮線。

非凡75年|高鐵快捷舒適成出行首選

中國鐵路每年發送旅客超過30億人次,其中高鐵佔比超過七成。(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與此同時,中國的城際和省際交通,也隨着高速公路和高速鐵路的建設日趨方便。

  隨着經濟和社會發展,現在中國人跨地域出行是普通不過的事了,而大家首選的交通工具,亦從70、80年代老舊長途客車、擠得難以插針的「綠皮」火車,到90年代臥舖巴士、千禧年前後的高速公路豪華大巴,再變成如今快捷舒適的高鐵。

  有人說高鐵是中國「新四大發明」之一,這未必準確,因為高鐵早於1960年代已在日本面世,中國直至踏入21世紀後透過「市場換技術」方式引入;它不是中國的發明。

  不過高鐵在中國發展比任何國家快,卻是無可爭議的:中國大陸第一條高鐵線京津城際2008通車,到2024年全國高鐵里程達到4.5萬公里,全球第一。

  延伸閱讀:中國高鐵為何這麼穩?女總設計師梁建英:因為我暈車

非凡75年|國產大客機2017年首飛

C919訂單超過1,000架,可以預期未來將有更多國產客機投入商業營運。圖為中國東方航空一架C919客機。(圖片來源:getty)

  初期高鐵線上跑的「和諧號」列車,是引進國外技術生產的。此後中國經消化、吸收,再創新技術,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復興號」列車已運行在神州大地上,還出口海外;它的各方面技術領先世界,部份型號運行時速可達350公里,讓相距逾2,000公里的城市半天可達,改變人們地域距離觀念。

  中國亦正開發適用於城際和省際、時速600公里或以上磁浮鐵路系統,一旦落實定將領先世界。

  比高鐵跑得快的還有飛機。中國在航空方面的發展是驚人的,既體現於目前全國有200多個機場、每日平均有逾萬民航航班、每年逾6億人次旅客運輸量,更體現於中國能夠自行研製先進客機。

  國產客機必須提到150座級、最大航程超過5,500公里的C919,它有世界最先進的氣動特性,在經濟效益、舒適性等方面都有優勢。

  C919大客機於2017年首飛,至2024年中已有7架交付航空公司,執飛北京、上海、廣州、西安等多條航線,稍後還將有更多C919投入營運。

  延伸閱讀:C919客機國產化比例近60% 期待「中國心」

非凡75年|「空中的士」或2026年載客

「空中的士」初期或先在大灣區城市營運。圖為一款測試中的「空中的士」。(網上圖片)

  中國亦在研發比C919載客量更大、航程更遠的C929,預計未來數年便會首飛。

  說到「飛」的交通工具,中國還即將有高科技「空中的士」(垂直起降航空器)投入實際使用。其中一間內地公司自由研發的「空中的士」可載5人,時速達到200公里,現已展開測試,可望2026年開始載人飛行,來往廣東的深圳和珠海。

  另外,因為中國地理環境,船舶受關注程度註定遠不及陸空交通工具,但近年有例外,就是中國第一艘國產大型郵輪、排水量逾13萬噸的「愛達. 魔都號」;它已於2024年1月展開商業營運。

  大型郵輪設計和建造技術要求高,是造船業「皇冠上三顆明珠」之一,中國在這方面取得突破,足以反映實力。

  當然,大型郵輪更是旅遊產物,它的發展方向與高鐵、客機等公共交通公具又有所不同。

 

非凡75年·科技篇|中國如何成為「基建狂魔」?

非凡75年·政經篇|社會民生「七個有」 中國建成全球最大社保體系

非凡75年·政經篇|75年糧食增產5倍 中國人吃飽了 也吃好了

非凡75年·政經篇|書寫奇迹 持續超越 中國經濟走過怎樣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