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七件事|7個坐標 探索灣區創科之路(上)

編輯︰聞華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要做哪些事?在大灣區建設的綱領性文件、《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中,就提到灣區發展的「七件大事」,其公布5年以來,取得甚麼成果?

      本系列文章,透過7個坐標,探索7個地點,解畫「灣區七件事」中的「第一件事」:怎樣打造「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創科坐標|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

      合作區位處深、港「一河兩岸」,以「一區兩園」模式運作,當中香港園區佔地0.87平方公里,深圳園區3.02平方公里。

      其前身是落馬洲河套地區的「港深創新及科技園」,以及毗鄰的深圳深方科創園區。

航拍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這是大灣區四大合作平台之一,也是唯一的科技創新類平台。(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2019年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下稱<規劃綱要>)》,提出構建開放互通、融合發展的「區域協同創新共同體」,集聚國際創新資源;明確支持河套港深創新及科技園和深圳深方科創園區,共同打造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並制定配套政策,便利人員、資金、貨物、信息等創新要素便捷流動。

      截至2024年,合作區內已推進和落實超過160個高端科研項目,初步形成香港高校、生物醫藥等六大科創集群,與深圳光明科學城、香港科學園等形成「半小時科研圈」,成為大灣區創科深度合作、協同發展的先行者。

      《規劃綱要》出台5年來,大灣區逐步構建起「兩點兩廊」的科技創新空間布局,包括深圳河套、珠海橫琴「創新極點」,廣深港、廣珠澳「科技創新走廊」,令創科生態更開放,持續提升國際影響力。「深圳-香港-廣州」科技集群的全球創新指數排名,連續4年位列第二。

創科坐標|大科學裝置:東莞散裂中子源

      在東莞松山湖科學城,有一座佔地面積超過26萬平方米的「神秘基地」,就是大灣區第一個「大科學裝置」——中國散裂中子源(CSNS)。

東莞散裂中子源,被稱為探索微觀世界的「超級顯微鏡」。一期工程於2018年啟用,二期工程於2024年3月30日在東莞啟動建設。(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這是世界第4個脈衝式散裂中子源項目,填補了中國在此領域的空白。一期工程於2018年啟用,至2023年中,全球註冊用戶超過4,300人,完成課題1,000多項,在新型鋰電池材料、航空材料等領域成果豐碩。

      大科學裝置,又稱「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被視為科研領域的「航空母艦」。1990年代以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成果,有48%都依託於大科學裝置。

      《規劃綱要》提出,布局建設「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加強創新基礎能力建設。

      截至2023年,大灣區已布局建設9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當中3個在東莞,2個在惠州,廣州、深圳、江門各有1個。

創科坐標|澳門科技大學 國家重點實驗室

      港澳兼具科研能力強、國際化程度高的優勢,是打造大灣區科創中心的重要力量。

      澳門科技大學的「月球與行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於2018年掛牌成立,是天文與行星科學領域、唯一的國家重點實驗室。

澳門科技大學月球與行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是澳門首顆科學衛星項目的承辦方之一,這被視為大灣區科技發展合作的新範例。(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國家重點實驗室,是中國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於1984年開啟該計劃,旨在聚集和培育頂尖人才,進行尖端研究,推動科技發展。

      《規劃綱要》提出,推動香港、澳門融入國家創新體系,發揮更重要作用,包括推進港澳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向港澳有序開放「大科學裝置」、科研資金和資源「過河」等等。

      至2023年,大灣區已建設50家國家重點實驗室,當中16家在香港,4家在澳門;並成立超過30家粵港澳聯合實驗室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的25個重點專項、超過13萬台(套)大型科研儀器向港澳開放;香港大學深圳醫院等5家機構,獲批可申請人類遺傳資源過境香港使用。

      2018年至2023年間,約8億人民幣(下同)內地科研經費跨境撥付香港。2015年至2023年,澳門與內地聯合研發178個項目,獲資助內地經費超過2.7億元。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摘要:建設國際科創中心。(當代中國製圖)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布5周年成績單:建設國際科創中心。(當代中國製圖)

灣區七件事|7個坐標 探索灣區基建成就(上)

灣區七件事|7個坐標 探索灣區創科之路(下)

灣區百科|橫琴封關 「一國兩制」新實踐

灣區百科|粵港澳大灣區是怎樣誕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