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1月9日

中國戰國時期大型編鐘複製成功

  1983年1月9日,著名的曾侯乙墓編鐘的複製品在武漢通過驗收。時至今日,用曾侯乙墓編鐘複製品演奏的古代樂曲,每每吸引無數音樂愛好者、國內外人士前來傾聽古音。

  1978年5月,超過2,400年歷史、位於湖北隨縣的曾侯乙墓挖掘出了一套罕見的古樂器。這套樂器由65件大小不等、音調不同的青銅鐘組成,懸掛在架子上,叫做編鐘。編鐘是中國古代用於祭祀、慶典和宴會的古樂器。

  這套編鐘出土時共分3層懸掛在鐘架上。最上層的是鈕鐘,共19件。鈕鐘最大的重11.4公斤,最小的重2.4公斤。中間和下層的鐘叫甬鐘,共45件,其中最大的重203.6公斤,最小的重8.3公斤。

  每件甬鐘外表都刻有「曾侯乙乍時」和有關音樂內容的銘文。鈕鐘和甬鐘上共有銘文2,800多字。根據測音和銘文的內容,得知鈕鐘是用來定調,每個鈕鐘上有兩個樂音。中層甬鐘有三個半八度音階,能演奏古今中外的一些樂曲。而且每組甬鐘都可以單獨奏曲,音色優美,聲音清脆嘹亮,悅耳動聽。下層甬鐘形大體重,聲音深沉宏亮,在演奏時起烘托氣氛與和聲的作用。

  至於編鐘的鐘架是銅木結構,全長10米左右,上下3層,通高2.73米,由6個佩劍的青銅武士和幾根人形圓柱承托,托起了總重量達3,500多公斤的65個編鐘。

  鐘架旁,還有6個丁字形彩繪木槌,作為敲鐘工具;兩根彩繪長棒,作為撞鐘工具。

相關標籤
當代中國-當年今日-殲-20

2011年1月11日

殲-20戰機首飛成功

2025-01-10
當代中國-當年今日-香港海洋公園

1977年1月10日

香港海洋公園開幕

2025-01-09
當代中國-當年今日-周恩來

1976年1月8日

周恩來總理逝世

2025-01-07
當代中國-當年今日-粵海鐵路

2003年1月7日

中國第一條跨海鐵路粵海鐵路正式開通

2025-01-06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WeChat
本網站使用Cookies來改善您的瀏覽體驗, 請確定您同意及接受我們的私隱政策才繼續瀏覽。
同意及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