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3-07-05
在如今熱鬧的廣州地鐵越秀公園站附近,即越秀區北京路、解放北路及中山四路一帶,大約2,000年前在這裏曾是地方割據政權「西漢南越國」的所在地。
1983年,人們在此處意外發現了南越第二任國王的王陵,發掘出大量文物,並在原址建成了南越王博物院,揭開了真實墓陵的面貌,以及令史學家驚訝的發現。現在就以5組數字帶你認識南越王陵的魅力。
2000年王墓|南越疆域曾包括香港 遠至越南
南越王國具體在哪個朝代?

南越國 (公元前204-公元前111年 ),是秦末至西漢時期位於中國嶺南地區的一個地方割據政權,開國君主是趙佗,歷經5任國王,享國僅93年,是嶺南歷史上第一個完整的王朝政權。據記載,南越王國強盛時期疆域包括今廣東、廣西(大部分地區)、福建(一小部分地區)、海南、香港、澳門,甚至遠至越南一帶。
發現的墓陵,是南越國第二代國王南越文王趙眜、開國君主趙佗的孫子。這座陵墓並未被盜,完整展示了南越國當年的帝王衣飾及風土人情,當地遂在原址建成博物館,為國家一級博物館。
南越王博物院具體分為兩大展區,王墓展區是其一,那就是南越王博物館;另一展區是王宮展區,以其後發現的南越國宮署遺址為核心,充分展示了南越國的風采。本文主要介紹王墓展區。
1萬多件文物|絲縷玉衣有皇帝骸骨?

王墓展區位於越秀區解放北路象崗山,位於山腹之中,面積大約有100平方米,有通道深入古墓內,可以看到古墓的原貌,是國內為數不多可以零距離參觀原墓室的博物館之一。
在這裏出土的文物超過1,000多套,合計超過1萬多件。
這裏,必看的當然是皇帝的葬服,名為絲縷玉衣。玉衣是漢代皇帝和高級貴族專用的殮具。漢皇的葬服是金縷玉衣,而藩屬國帝皇則穿絲縷玉衣,反映了那年代的帝皇等級。
這件絲縷玉衣長約173米,由2,291玉片編綴而成,玉片之門能清楚看到絲線和麻布粘貼編綴的痕迹,看到當時的精湛手藝。
絲縷玉衣是至今為止所見最完整的玉衣,專家發現絲縷玉衣是對襟式的,從未見於文獻中,這個新發現為考古揭開了新一頁。據說,玉衣出土時還粘着南越王的骨骼殘骸,僅有一兩片做展覽,參觀時千萬不要錯過。
3.1厘米長超大印璽|西漢最大金印 含金量高達98%

不得不看的,還有反映帝皇權威的印璽。南越王趙眜的「文帝行璽」,這個印璽高1.8厘米、長3.1厘米,含金量高達98%,比最大的漢代玉印「皇后之璽」還要大,是目前發現西漢最大的玉璽。
文帝行璽是龍形鈕,有別於那年代較為常見的龜形鈕,是所發現的第一枚以龍為鈕的帝王印璽。
此外,還有用瑪瑙、玉、水晶、綠松石等的無字印璽,反映當年的材質相當豐富。
1/2壺棗核|南越王愛吃棗 追求長生不老?

史學家在出土的鎏金銅壺內發現了半壺棗核,被認為是南越王的長生之道。在央視的節目《探秘嶺南文化瑰寶—西漢南越王墓》中,講者說南越王十分喜歡吃棗,由中原之地移植過來,放在鎏金銅壺內隨時拿來吃。
有專家認為,漢代有吃棗子長壽的說法,半壺棗核反映了帝王追求長生不老的願望。
3大銅烤爐|南越國已有燒乳豬?

據南越王博物院官網介紹,出土文物中,有配備多種供烤炙用的配件,有懸爐用的鐵鏈,烤肉的長叉(雙叉、三叉都有)、鐵鏈、鐵鉤,烤爐的爐壁上有4隻乳豬,豬嘴朝上,說明烤爐的主要用途應是用於燒烤乳豬。
南越國王墓反映了當時的生活面貌,值得公民科考察的同學參觀了解。
延伸閱讀:南越王博物院
王宮展區:
地址:廣州市越秀區北京路374號
地鐵:一、二號線公園前站F出口;公交:財廳站、中山五路站
費用:免費
查詢電話:020-83896502
王墓展區:
地址:廣州市越秀區解放北路867號
地鐵:二號線越秀公園前站E出口;公交:越秀公園站、解放北路口站、盤福路站
費用:¥10
查詢電話:020-36182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