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着時間寫着詩」外賣詩人奔波15萬公里 寫下4000首詩

編輯︰紀小廷

  「我們都生活在陰溝裏,但總有人仰望星空。」用19世紀英國文學家王爾德的這句話來形容今日故事的主人公,再適合不過。他是外賣員王計兵,日夜奔波之餘,寫下足足4,000首詩。

  為何而寫?王計兵說:如果說送外賣的生活是苦的,是日子裏喝下的葯,我的詩,就是葯後吃下的那顆糖。

外賣詩人王計兵|送餐間隙寫詩 《趕時間的人》一炮而紅

  「從空氣裏趕出風,從風裏趕出刀子,從骨頭裏趕出火,從火裏趕出水,趕時間的人沒有四季,只有一站和下一站......」2022年,這首名為《趕時間的人》的詩在網上流傳,瀏覽量達到2,000萬,作者王計兵也因此出了名。

  不過王計兵並非甚麼文學作家,而是千萬外賣員中的普通一員,他寫下這首成名作,源自一次並不愉快的送餐經歷。

  這天,王計兵收到了一個送餐訂單,他按照訂餐地址氣喘吁吁爬上6樓,才發現顧客留下的地址是錯的;他馬上聯絡顧客,重新定位後抵達第二個社區,地址還是錯的;第三次,又爬上一棟樓的6層,才終於將訂單送達。

外賣詩人01
王計兵趁送外賣的空檔寫詩,一有靈感,就隨手找來紙筆記錄下來。(網上圖片)

  顧客是個年輕人,接過外賣時態度頗惡劣:「怎麼這麼久!連個位址都找不到嗎?」說罷狠狠關上了門。因這一單的延誤,王計兵後面連續3個訂單也都超了時。

  他一邊向顧客道歉一邊在腦中構思,下班的路上,《趕時間的人》一氣呵成地寫成了。

  這首詩在網上爆火,很快就有一家北京的出版社聯繫到王計兵,打算為他出版詩集。2023年,同名詩集《趕時間的人》正式出版。

外賣詩人04
王計兵的第一本詩集《趕時間的人》2023年正式出版。(網上圖片)

外賣詩人王計兵|初中被迫輟學 擺攤拾荒不棄寫作

  寫首詩就一炮而紅,看起來偶然,其實背後是數十年的堅持。

  王計兵出生於江蘇小城邳州,小時候酷愛學習,是讀書的好苗子。但因為體弱多病,初中還沒畢業就被家人送到了武術學校。

  沒幾年,王計兵為了幫補家用,隻身去到北方做地盤工。打工之餘,工友們的愛好就是吃喝和玩牌,王計兵對這些都沒有興趣,而是一有空就去舊書攤看書,很不合群。

  90年代,他寫成了小說《小車進村》,並且被當地一本刊物選中發表。正當他準備大展拳腳時,父親覺得其不務正業,一把火燒掉了20萬字的小說手稿。王計兵備受打擊,沒有再繼續投稿,但一直偷偷保持寫作的習慣。

  千禧年之後,成了家的王計兵帶妻子來到崑山打拚,兩人擺過地攤、開過書店,拮据時甚至拾過荒,經過幾年的努力,最終開了一家雜貨鋪維持生計。

  條件稍微好轉,王計兵就立刻攢錢買了台電腦,一邊在網絡論壇發佈文章,一邊向詩歌雜誌投稿。所得的稿費不多,但看到自己的文字印成鉛字,王計兵就有了堅持下去的勇氣。

外賣詩人02
王計兵和妻子經過數年奮鬥,開了一家雜貨鋪維持生計。(網上圖片)

外賣詩人王計兵|勞作中汲取靈感 譜「勞動者之歌」

  2020年,新冠疫情蔓延,雜貨店的生意日漸冷清,王計兵再次轉行,成了外賣小哥。

  這份職業在外人看來很辛苦,但對王計兵來說是理想職業,因他可以接觸到不同的人、看到不同的事,寫詩的靈感源源不絕。

  有一次,王計兵給一個寺廟的建築工人送餐,他本想循家鄉的習慣拜拜佛再繼續送,但催餐的電話一個接一個打來,王計兵轉念一想:「我為甚麼要拜菩薩,我現在就是能顯靈的活菩薩」。

  回來的路上,他寫下了《新寺廟》這首詩:「時間在催,我還有很多單子需要及時配送,此刻,我才是菩薩,面對眾多的許願人」。

  還有一次,他跟隨訂單將外賣送到一個醉漢手上,轉頭卻接到了女顧客的電話,說自己搞錯地址送到了前男友家,王計兵硬着頭皮要回外賣之時,看到醉漢滿眼的淚水。將外賣送回到女生手中時,王計兵忍不住告訴她:他還是很在乎你的。

  回途路上,王計兵寫下了《請原諒》:「請原諒,這些呼嘯的風,原諒我們的穿街過巷,見縫插針,就像原諒一道閃電原諒天空閃光的傷口」。

外賣詩人03
幾年來,王計兵配送外賣的歷程超過15萬公里,在途中寫下了數千首詩。(網上圖片)

  這些送餐途中的大小事,都成了王計兵的創作靈感:「這個職業增加了我對生活的感悟,不然我的創作靈感會枯竭。我願意表達真實情感,真實的生活,不想無病呻吟,寫空洞的作品。 」

  有人評價,王計兵之所以受關注,不僅僅是「外賣員」和「詩人」身份之間的反差,更是因為他的文字真實,是真正的「勞動者之歌」。

  15萬公里,4,000首作品,如今王計兵依然趁送餐的間隙,在煙盒、廢報紙上記錄靈感,第二本詩集《我笨拙地愛着這個世界》很快也將出版,他說將來還會繼續寫:「心懷夢想,在哪都能闖出一片天」。

  延伸閱讀:佤族村婦「奮豆」10年 讓雲南咖啡豆走進星巴克

  延伸閱讀:街市女畫家「左手煙火 右手詩意」 從賣菜到開畫展的奇妙人生

挖呀挖呀挖

挖呀挖呀挖|抖音片爆紅變網絡新寵 幼教黃老師堅持音樂教育初心

2023-05-13
荔枝杯

獲中法元首會晤「御用」 譚廣輝的廣彩「荔枝杯」有甚麼特別?

2023-04-22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小城大事

李子柒最新影片截圖

李子柒回歸|新影片花大半年製作非遺「漆藝」 停更近3年還做了甚麼?

2024-11-13

運動健兒

2:22
巴黎殘奧WH2級單打亞軍陳浩源

「輪羽二哥」陳浩源再闖殘奧 勇奪銀牌突破個人成績

2024-09-09

影視巨星

哪吒2|導演餃子棄醫從畫「啃老」3年:中國動畫不能靠外包

19小時前

時代英雄

王承書 鮮為人知的原子彈女功臣

2025-02-10

傑出名人

敦煌保育80年|「敦煌守護神」常書鴻 千年莫高一生守候

2024-11-14

創新先鋒

挑戰全球最難算法!12306背後「最強大腦」——單杏花

2025-01-27

小城大事

李子柒最新影片截圖

李子柒回歸|新影片花大半年製作非遺「漆藝」 停更近3年還做了甚麼?

2024-11-13

運動健兒

2:22
巴黎殘奧WH2級單打亞軍陳浩源

「輪羽二哥」陳浩源再闖殘奧 勇奪銀牌突破個人成績

2024-09-09

影視巨星

哪吒2|導演餃子棄醫從畫「啃老」3年:中國動畫不能靠外包

19小時前

時代英雄

王承書 鮮為人知的原子彈女功臣

2025-02-10

傑出名人

敦煌保育80年|「敦煌守護神」常書鴻 千年莫高一生守候

2024-11-14

創新先鋒

挑戰全球最難算法!12306背後「最強大腦」——單杏花

2025-01-27
編輯推薦

機器人也會扭秧歌、轉手絹?2025蛇年春晚究竟有多少黑科技?

2025-02-11

不務正業?中國科技巨頭熱衷AI養豬

2021-02-19
深圳車管所推行AI自助體檢,助港人換領中國駕駛執照

AI自助體檢有多方便?一文看清深圳免試更換內地駕駛執照

2023-04-16
3:07
中國5G、AI、大數據創新科技融入大眾生活

非凡75年·科技篇|從5G、AI到大數據 中國創新科技融入大眾生活

2024-10-04

DeepSeek Kimi 豆包 哪個更強?盤點3大國產AI聊天工具

2025-02-10
DeepSeek梁文鋒

一文了解DeepSeek|憑甚麼挑戰OpenAI? 創辦人梁文鋒是誰?

2025-02-05

科技守護傳統文化 AI「找回」20萬頁古籍

2021-06-18
1:49
智慧圖書館

真正「易借易還」?AI VR打造智慧圖書館

2021-05-08

不務正業?中國科技巨頭熱衷AI養豬

2021-02-19
深圳車管所推行AI自助體檢,助港人換領中國駕駛執照

AI自助體檢有多方便?一文看清深圳免試更換內地駕駛執照

2023-04-16
3:07
中國5G、AI、大數據創新科技融入大眾生活

非凡75年·科技篇|從5G、AI到大數據 中國創新科技融入大眾生活

2024-10-04

DeepSeek Kimi 豆包 哪個更強?盤點3大國產AI聊天工具

2025-02-10
DeepSeek梁文鋒

一文了解DeepSeek|憑甚麼挑戰OpenAI? 創辦人梁文鋒是誰?

2025-02-05

科技守護傳統文化 AI「找回」20萬頁古籍

2021-06-18
4:40

團結香港基金10週年特別製作:Konnecting the World

2024-12-29
2:55

2024年香港大事回顧(下)

2024-12-25
2:52

2024年香港大事回顧(上)

2024-12-18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2025-02-07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025-01-30
1:49
佛山揮春街

春節|佛山最「紅」一條街 手寫揮春滿載廣東年味

2025-01-14
2:39

香港麥當勞50歲!元旦免費請市民搭天星小輪 回顧半世紀發展

2024-12-31
4:40

團結香港基金10週年特別製作:Konnecting the World

2024-12-29
2:55

2024年香港大事回顧(下)

2024-12-25
2:52

2024年香港大事回顧(上)

2024-12-18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2025-02-07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025-01-30
1:49
佛山揮春街

春節|佛山最「紅」一條街 手寫揮春滿載廣東年味

2025-01-14
利瑪竇在中國傳教
楊榮文
楊榮文

楊榮文:為何利瑪竇成功在中國傳教?要說服中國 必先認識中國

2025-02-14
中俄農業合作
當代中國-名家-溫鐵軍
溫鐵軍

溫鐵軍:5.16中俄聯合聲明 如何緩解中國對糧食安全的關注?

2025-02-12
羅思義
羅思義

羅思義:穆迪指中國「未富先老」致經濟放緩 說得通嗎?

2025-02-11
2004年2月18日
當代中國-當年今日-核農學徐冠仁

中國核農學創始人徐冠仁逝世

律回歲晚冰霜少 春到人間草木知

  春回大地,有甚麼古詩來形容此時此刻的情景呢?

  有一句話:「律回歲晚冰霜少,春到人間草木知」,出自宋代張欒的《立春偶成》。這句詩描繪了立春時節的景象,表達了春天到來的微妙變化。

  「律回」指的是陽氣回升,暗示春天的歸來。 「歲晚」是指一年將盡之時,此時冰霜逐漸減少,大地開始回溫。「春到人間」顧名思義,就是指處處瀰漫着春天的氣息;「草木知」則賦...

9種潮型

     浙江錢塘江潮,有「天下第一潮」之譽,古人所謂「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錢塘江潮不僅氣勢磅礴,而且形態多變,共9種花款,大家都見過嗎?

WeChat
本網站使用Cookies來改善您的瀏覽體驗, 請確定您同意及接受我們的私隱政策才繼續瀏覽。
同意及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