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2-06-13
山東嘉祥縣有一條「掃把村」,而貴州丹寨縣則有一條「鳥籠村」,説的便是卡拉村。傳承逾400多年歷史的卡拉鳥籠製作精美且堅固耐用,因此深受人們喜愛,產品暢銷國内外市場,更帶動當地的旅遊經濟,為這條小小的古老苗寨創造無限商機。今天,就讓我們走進這座擁有「中國鳥籠藝術之鄉」美譽的卡拉村,深入了解苗族僅存的鳥籠文化吧。
貴州丹寨卡拉村 中國鳥籠藝術之鄉
卡拉村,位於貴州省黔東南州丹寨縣龍泉鎮,距離丹寨城區約3公里左右,是一座人口只有百餘戶的小苗寨,隨處可見錯落有致的吊腳樓,以及千層萬叠的梯田,平時遊客不多,古木參天,環境清幽,常年雲霧繚繞,説是一處「世外桃源」也不為過。
雖然這座貴州苗寨較鮮為人知,但它卻擁有一個響噹噹的名字,那便是「中國鳥籠之鄉」,如果你問什麽最能夠代表卡拉村,那麽一定非「卡拉鳥籠」莫屬。
卡拉鳥籠是卡拉村的獨門手工技藝,迄今已傳承了400多年,除了歷史悠久外,其製作工藝亦極為複雜。
卡拉鳥籠須要經過10多道工序來完成,包括選竹、破竹、蒸煮、定型、編織、上色等,更集雕刻、蠟染、刺綉、書法等元素於一體,是一件精妙絕倫的藝術品,就算是手藝嫺熟的老師傅一天也只能製作最多5個鳥籠,如果是更為精緻及高級的款式,起碼要10天至20天才能完成。
卡拉鳥籠製作精巧,具有不變形、不乾裂、堅固耐用等特點,備受人們喜愛,除了在中國暢銷,更遠銷至日本、新加坡、歐美等地,令村寨擺脫了貧窮,逐漸走上致富之路。2009年,卡拉鳥籠製作技藝更被列入貴州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成為了貴州藝術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貴州丹寨苗族的獨特鳥籠文化
至於為什麽卡拉村會盛產鳥籠?其實與他們這支苗族分支有關。
丹寨苗族是遠古蚩尤部落中「羽族」的後裔,「鳥紋」是部落的象徵,因此丹寨人與雀鳥擁有深厚的淵源,自古以來,丹寨人十分喜歡雀鳥,素以養鳥、斗鳥作為民間活動,生活幾乎都與雀鳥有關,鳥籠文化也就應運而生。
近年來,隨着卡拉鳥籠在國際間愈來愈有名氣,村民們亦逐漸從製作單一的手工鳥籠,演變成更多樣化,以及同時保留鳥籠造型特色的竹編新產品,將這門傳統手藝以更創新的方式傳承下去,讓古老村寨煥發新活力。
延伸閲讀:雲南瀘沽湖 走訪「中國最後的女兒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