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2-03-23
中國古橋,是古代造橋技術、建築藝術的「活化石」,甚至橋名都承載着文化記憶。「永濟」就是一個很受古人喜愛的名字,中國有許多古橋叫做「永濟橋」,包括位於河北的「中國第一長石拱橋」、不用一釘一鉚的廣西風雨橋、只在秋冬出現的婺源古橋等等。這些著名的「永濟橋」大家都去過哪幾座呢?
婺源永濟橋:秋冬才得見的神奇古橋
古人為橋樑取名,大多寄託了美好祝願,因此「永濟橋」是非常常見的橋名。「濟」有渡河、救濟之意,與橋樑的功能不謀而合;而「永」即永遠、恆久;以「永濟」為橋名,即是祈願橋樑能一直屹立於河川之上,助人渡河,「永遠濟民」。
位於江西婺源縣段莘鄉王村的永濟橋,是一座神奇的三拱石橋,當地人也叫做「三眼橋」,因風景秀麗,近年成為打卡熱點。
這座橋歷史悠久,最特別的地方在於,這是一個「限時」景點。每年春夏,水位上升,整座古橋會慢慢被河水浸沒;到了秋冬時節,水位下降,石橋才會露出水面。
涿州永濟橋:中國第一長石拱橋
位於河北保定涿州市的永濟橋,橫跨拒馬河,全長627.65米,被譽為「中國第一長石拱橋」。
據《涿州縣誌》記載,這座古橋始建於明朝萬曆年間,距今已有超過500年歷史,原名「拒馬河橋」,於清朝重建時,獲乾隆皇帝賜名「永濟」,曾是周邊十八省的交通樞紐,更是南方進京要道。
這座永濟橋是九孔石橋,採用傳統起拱技法建築,造型優美,長如玉帶,橫跨於拒馬河上,遠望似一道彩虹橫貫兩岸,故有「拒馬長虹」美譽,為「涿州八景」之一。2006年,涿州永濟橋被評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程陽永濟橋:不用一釘的神奇橋樑
程陽永濟橋又名「程陽風雨橋」、「盤龍橋」,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三江縣程陽八寨,橫跨林溪河,是一座侗族風雨橋,始建於1912年,曾被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選為全球最美橋樑之一。
風雨橋被視為侗族傳統建築技藝的集大成者,程陽永濟橋是目前保存最好、規模最大的風雨橋,1982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程陽永濟橋集橋、廊、亭於一身,外觀精美,最神奇的是整座橋不用一釘一鉚,「鑿木相吻,榫接卯銜」,只通過榫卯結構將一塊塊木頭連接在一起,搭建起一座大橋,令人讚歎侗族建築智慧。
延伸閱讀:驚艷CNN的程陽風雨橋
光山永濟橋:河南最長古石橋
光山永濟橋,又名「萬金橋」,是河南最長、最具規模的古代石拱橋;坐落於河南信陽市光山縣潑陂河鎮,始建於明朝萬曆年間,已有數百年歷史。
石橋兩邊為行人路,中間為車道,南北長101米,寬10米,橋下有9個橋洞,中間的最大,兩旁最小,既可供大船通行,又有助於橋面排水。橋身兩旁原本有石欄、石柱、石獅、雕刻等裝飾,唯明清以來幾建幾毀,只存遺址。2013年,光山永濟橋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錄。
桂陽永濟橋:舂陵江上第一橋
位於湖南桂陽縣的永濟橋,橫跨著名湘江支流舂陵江,始建於約500年前的明朝,是舂陵江上的第一座大橋,為桂陽人在溝壑縱橫、溪流密佈的山區,開闢一條出山大道,解決交通困頓之擾。
這座全長146米的古橋,自建成以來就是交通要道,兵家必爭之地,多次經歷戰火。如今,隨着附近大壩建成蓄水,河道水位上升,加上附近新建了多座現代橋樑,桂陽永濟橋看上去不復舊時壯麗,但500年來切實造福當地民生、經濟,被視為文物瑰寶,於2012年列入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平陰永濟橋:盡展明朝石刻藝術
位於山東濟南平陰縣東阿鎮老城的永濟橋,已有超過500年歷史,曾是交通要道,是濟南現存最大跨度的古石拱橋,也是山東省藝術價值最高的古石橋之一,以特別設計和精美的明朝石刻聞名。
橋身的每塊石欄板下,都留有一對流水孔,可以令水流迅速通過,如遇到洪水,可緩解衝擊,這也許是古橋屹立百年不倒的秘訣之一。
橋上有16條方形石望柱,柱頭共雕刻了7對石獅和1對石猴,神態各異,工藝精美。2013年,平陰永濟橋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除了以上這些永濟橋之外,中國還有許多名為「永濟」的古橋,分布在江蘇、浙江、上海、四川、雲南、福建等地方,每一座橋都有自己的故事。大家在旅遊時,有沒有去過令人印象深刻的永濟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