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1-11-25
「人臉識別」經常見到,為大熊貓做的「熊臉識別」又聽過嗎?野生動物警覺性强,尋覓牠們的蹤迹不容易,以往在野外收集大熊貓數據需要消耗大量人力物力。隨着技術發展,紅外綫相機可用於實時監測野生動物,而「熊臉識別」系統能專業精準記錄國寶大熊貓的足迹,還能幫牠們建立影像資料庫,為野生大熊貓保護研究做更深入的工作。
「熊臉識別」監測野生大熊貓 及時制定保護策略
大熊貓國家公園的野外監測視頻系統,可以實時觀測野生大熊貓的活動,當中的熊貓識別系統在「翻閱」大量熊貓相片後,獲取大熊貓面部特徵,再利用深度學習技術,建立起熊貓面部識別網絡,最後通過動物面部識別篩選出大熊貓。
據園區介紹,當大熊貓進入紅外線相機區域後,「熊臉」人工智能識別系統會以手機短訊形式,提示拍到野生大熊貓的訊號,工作人員在臥龍管理局「數字臥龍」大廳的大屏幕上就能清晰看到回傳的實况影像。
實際上,「熊臉識別」除了有助於保護研究野生大熊貓,還可以應用於圈養大熊貓,幫牠們建立專屬ID,既方便管理員的統一管理,也方便遊客識別和了解每隻大熊貓不同的特點。
此外,這套人工智能識別系統同時也在學習識別與大熊貓相伴而生的其他野生動物,以提高靈敏度和準確性,希望今後能識別區內所有重點保護動物,並通過大數據,自動處理歸類入庫。有了穩定可靠的監測數據,就可以根據種群數量、結構、分布的變化來評價保護成效,及時制定相應的保護策略。
大熊貓野外調查 新技術扮演重要角色
從20世紀70年代中期開始,中國每隔10年左右對大熊貓進行一次野外調查,了解野生大熊貓的數量和生存狀況,等同於熊貓界的「人口普查」,至今共完成四次調查。
四川省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會長冉江洪從事大熊貓保護已有20多年,他結合前四次全國大熊貓野外調查經驗指出,高新技術對為大熊貓保護提供了極好的支撑。據冉江洪介紹,第一次和第二次野外調查時,科研人員尋覓大熊貓蹤迹只能靠羅盤和地形圖,「發現大熊貓糞便就畫一個圈,『算』出了大熊貓數量。」
直到1993年第三次野外調查,有了遙感技術、地理信息系統和全球定位系統後,可以通過大熊貓糞便的新鮮程度、大小、咬節(即糞便中帶有大熊貓個體特徵的竹莖)等進行空間定點,編程計算大熊貓數量和密度。但當時仍用紙張記錄,數據容易丟失,工作繁雜。
第四次調查開始採用DNA檢測法,作為「咬節法」的補充。通過廣泛收集糞便,從中收集DNA信息,分析判斷大熊貓個體區別,進而摸清大熊貓數量、生活狀况、年齡結構、活動範圍等。同時在平板電腦和電子表格上記錄數據,操作更方便快捷,資料儲存也更安全。
據悉,全國第五次大熊貓調查正在制定方案,計劃於2022年開始,專家學者也期待愈來愈多人工智能、數據、雲計算、5G、無人機等新技術能够在大熊貓栖息地運用和推廣。
延伸閱讀: 雲南野生象群漫步街頭 背後是「象爸爸」的默默守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