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就業變遷 由「頂替」「分配」到「下海」

撰文︰華思齊

  你有聽過「頂替」、「分配」和「下海」嗎?這3個詞語有個共通點,它們分別代表3種改革開放的就業方式。

改革開放後的「頂替」潮 雙親退休子承父業

  「頂替」與「分配」制度,早在50年代已有。所謂「頂替」,是指「頂替」父母職位;而「分配」,則指由國家分配工作。

  改革開放後,上山下鄉結束,大量知青返城,國家面對嚴重的就業荒,為了緩和勞動人口過剩問題,國務院在1978年6月,頒發《關於安置老弱病殘幹部的暫行辦法》和《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容許退休幹部和工人的子女由農村返城,「頂替」父母職位。

80年代改革開放,上山下鄉結束,約1,400萬名知青返城,國家採取不同就業政策善用過剩勞動力。(網上圖片)

  由於當年由農村返城的途徑狹窄,不少人為讓兒女歸來,紛紛從單位退休,把職務交由孩子接班。「頂替」政策出台,確實有助紓緩當時的就業壓力。惟要「子承父業」,有一定條件限制,例如已和當地人結婚的下鄉知青,就不能享有「頂替」待遇。當時一些人為返城工作,與另一半「假離婚」,但亦有人弄假成真。

  惟隨着社會發展,「頂替」的弊端浮現,「世襲者」未必符合單位需求,單位亦未能發揮僱員所長。故1986年國務院改革勞動制,廢除「頂替」政策,以公開招聘取代,人盡其才。

  延伸閱讀改革開放推義務教育 鄧小平:國力強弱取決人才

改革開放恢辦高考 大學生獲「分配」工作

  1977年鄧小平宣布恢復高考,人們相信知識改變命運,認為「考上大學,就是國家的準幹部」,因此首屆高考復辦已有570萬人湧進科場,惟最終僅27萬人獲取錄。這些「天之驕子」畢業後都獲國家「分配」工作,毋須為前程擔憂。

  80年代末,國家改革大學生就業,開始讓畢業生自主求職,單位亦可擇優取錄。至1999年,大學生畢業分配制度才寫入歷史。

改革開放時的大學宿舍充滿書卷氣息,學生一有時間便會拿起書本報紙翻閱,充實自己。(圖片來源:Getty)
剛改革開放的大學宿舍充滿書卷氣息,學生一有時間便會拿起書本報紙翻閱,充實自己。那時大學生畢業後,都獲國家「分配」工作,不用為前程擔憂。圖為80年代的大學男生宿舍。(圖片來源:Getty)

改革開放鼓勵「下海」創業 造就萬元戶出現

  而「下海」則是創業的意思。在計劃經濟年代,一般認為從商是不體面的工作,只有被視為沒才幹、沒能進國家機關或集體企業的人才會創業,惟如此保守的想法在改革開放後逐漸改變。改革開放後,國家鼓勵個體戶創業,不少人因而成為「萬元戶」。

  要知道70年代末,物價低廉,1斤米或肉才不過1元,1萬元對大部分人而言乃天文數字,是財富象徵。他們的成功,加速民營經濟發展。由1981年個體戶合法化到1985年幾年間,全國個體戶數目已突破1,170萬戶;1992年鄧小平南巡後,更掀起「下海潮」,有報章統計,當年全國至少有10萬黨政幹部下海經商,他們有的成為後來全國知名的新一代企業家,也成為不能忽視的經濟動力。

1979年的南京,街上人民穿的仍是藍綠灰的集體服裝,但民營小攤販的出現,以及其身後的商業廣告牌,揭示國家改革開放後在政策、市場經濟及人民生活的轉變。那年代人們把創業做生意這個行為稱之為「下海」。(圖片來源:Getty)

  由「頂替」父母到「分配」工作、「下海」從商,3種就業方式,記錄國家由就業難到就業廣、年輕人由被動分配到主動追夢的變化,反映改革開放的進步變遷。

由「頂替」、「分配」到公開招聘,見證改革開放就業市場變遷。中國於1994年首次全面公開招考公務員。近年公務員入職競爭愈趨激烈。以2019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為例,共有逾140萬人爭奪24,000個職位,平均58人爭一職位。(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改革開放

深圳特區45年

深圳特區45年|圖說深圳改革開放史 從邊陲農業縣到國際大都市

2025-03-18

十四五規劃

2:28

十四五民生篇|中國怎樣應對老齡化?

2024-02-09

一帶一路

2:05
一帶一路-健康絲綢之路

一帶一路科普篇|讓中國醫療「走出去」 健康絲綢之路如何惠及世界?

2024-03-05

90秒看中國

1:30
香港展覽盛事

《香港機遇新里程》 認識變革掌握新機遇

2024-11-18

非凡75年

3:07

非凡75年·科技篇|從跟跑到超越 中國前沿科技不斷突破

2024-10-05

國策通識

2:17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國策通識|「人類命運共同體」如何構建?

2025-01-15

改革開放

深圳特區45年

深圳特區45年|圖說深圳改革開放史 從邊陲農業縣到國際大都市

2025-03-18

十四五規劃

2:28

十四五民生篇|中國怎樣應對老齡化?

2024-02-09

一帶一路

2:05
一帶一路-健康絲綢之路

一帶一路科普篇|讓中國醫療「走出去」 健康絲綢之路如何惠及世界?

2024-03-05

90秒看中國

1:30
香港展覽盛事

《香港機遇新里程》 認識變革掌握新機遇

2024-11-18

非凡75年

3:07

非凡75年·科技篇|從跟跑到超越 中國前沿科技不斷突破

2024-10-05

國策通識

2:17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國策通識|「人類命運共同體」如何構建?

2025-01-15
編輯推薦

DeepSeek 黑神話 扭秧歌機器人...創科「六小龍」為何出自杭州?

2025-03-24
羅湖口岸

在內地遺失證件怎麼辦? 一文睇清即時申請電子臨時通行證教學

2025-03-20
1:52

香港茶餐廳|港式鴛鴦源自中醫概念?黃家和:沖鴛鴦比沖奶茶更難

2021-06-09
2:21

香港茶餐廳|港式奶茶的前世今生與未來 專訪「奶茶之父」黃家和

2021-06-03
1:58

即食麵菜式「沙嗲牛」、「撈丁」如何成為香港文化?

2020-12-30

香港茶餐廳|這些港式麵包名不副實?雞尾包由剩食「二次創作」?

2025-03-30
香港茶餐廳飲品

香港茶餐廳飲品篇|「和尚跳海」是甚麼?唂咕和朱古力有何分別?

2025-03-16

香港茶餐廳|港式西餐「豉油西餐」 中西合璧的香港飲食文化

2021-04-21
1:52

香港茶餐廳|港式鴛鴦源自中醫概念?黃家和:沖鴛鴦比沖奶茶更難

2021-06-09
2:21

香港茶餐廳|港式奶茶的前世今生與未來 專訪「奶茶之父」黃家和

2021-06-03
1:58

即食麵菜式「沙嗲牛」、「撈丁」如何成為香港文化?

2020-12-30

香港茶餐廳|這些港式麵包名不副實?雞尾包由剩食「二次創作」?

2025-03-30
香港茶餐廳飲品

香港茶餐廳飲品篇|「和尚跳海」是甚麼?唂咕和朱古力有何分別?

2025-03-16

香港茶餐廳|港式西餐「豉油西餐」 中西合璧的香港飲食文化

2021-04-21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025-01-30
2:34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告別53年的粵劇殿堂掀集體回憶

2025-01-16
1:49
佛山揮春街

春節|佛山最「紅」一條街 手寫揮春滿載廣東年味

2025-01-14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2025-02-18
3:15
啟德體育園

10個數字|一文看清啟德體育園亮點

2025-02-18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2025-02-07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025-01-30
2:34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告別53年的粵劇殿堂掀集體回憶

2025-01-16
1:49
佛山揮春街

春節|佛山最「紅」一條街 手寫揮春滿載廣東年味

2025-01-14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2025-02-18
3:15
啟德體育園

10個數字|一文看清啟德體育園亮點

2025-02-18
東盟
楊榮文
楊榮文

楊榮文:世界多極化 東盟有望成中立戰略極

2025-03-28
中國科研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張維為
張維為

張維為:西方分析中國科學飛速進步的3大關鍵

2025-03-27
美國紐約
羅思義
羅思義

羅思義:中國經濟增長比不上美國?西方權威媒體都在誇大美國表現!

2025-03-25
2017年4月1日
雄安新區

中國宣布設立河北雄安新區

中國古代也有愚人節?

  大家知道4月1日是「愚人節」,為甚麼會有「愚人節」?誰是愚人?

  愚人節,相傳源於法國。但原來類似的活動節慶,早在中國古代已經出現。

  根據網上資料,有古文記載:「四月丁寅,子弟俗以詭誆為戲,長老不以非禮禁。」

  大意說四月的丁寅那一天,年輕人會用互相欺騙的方法來開玩笑,而長輩也不會搬出禮法來掃興,這天大家都會以開別人玩笑(愚人)為樂。

  不過該說法缺乏有力史...

9種潮型

     浙江錢塘江潮,有「天下第一潮」之譽,古人所謂「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錢塘江潮不僅氣勢磅礴,而且形態多變,共9種花款,大家都見過嗎?

WeChat
本網站使用Cookies來改善您的瀏覽體驗, 請確定您同意及接受我們的私隱政策才繼續瀏覽。
同意及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