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1-08-06
「孺子牛」源自一個父疼子的典故。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是魯迅將典故改寫的句子。原句出自他於1932年的詩作《自嘲》。橫眉:怒目而視;千夫指:眾人的指責;孺子牛:甘心為群眾服務的人。二句的意思是對待敵人決不屈服,對人民大眾就甘願服務。
「孺子牛」源自一個父疼子的典故。《左傳‧哀公六年》:齊景公有個庶子名叫荼,景公非常疼愛他,即使作為一國之君,竟願意口中含根繩子扮牛,讓荼牽着走。兒子卻不慎跌倒,把景公的牙齒拉斷了,景公滿口是血。兒子嘩嘩大哭,景公顧不及自己傷勢,上前把荼拉到自己懷裏疼他,兒子終於不哭了。
齊景公臨死前遺命立荼為國君,但景公死後卻遭人反對,大臣鮑牧說:「汝忘君之為孺子牛而折其齒乎?而背之也!」
魯迅後來將父親甘願為孺子扮作牛的故事,昇華指那些無私奉獻,貢獻群眾的人。一些默默耕耘,為大衆無私付出的公職人員、醫護人員,甚至義工,也可被形容為「孺子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