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事在人 成事在天

  一件事情能否取得成功,除了靠自身的努力外,天意安排也十分重要,例如某高中生能否晋身某著名大学,除了个人努力外,也要运气配合,这种运气可归纳为天意,所以我们会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足智多谋、料事如神的诸葛亮,也深信“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道理,有些事情不能勉强,逆天而行。《三国演义》的第一百零三回,诸葛亮精心策划,把曹魏大将司马懿父子诱入上方谷内,且以干柴火截断谷口,火箭地雷齐发。司马懿父子与魏兵进退无路,诸葛孔明深信今次曹魏大军必将全军覆没,但岂料当时突然狂风大作、骤雨倾盆而下,满谷大火尽被大雨浇灭。司马懿父子趁机杀出重围,事后诸葛亮只得仰天长叹:“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也!”

  所谓“人算不如天算”,像诸葛亮这样的奇人异士,也敌不过天意安排。因此,我们做事尽了一己之力,其余的就交给上天安排了吧!

千里马常有 而伯乐不常有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出自唐代韩愈的《杂说四·马说》,指的是有能之士(千里马),也需要赏识他的人(伯乐)提携与支持,才能成事。然而,这句话在现今世代仍合用吗?

  韩愈此文一开首便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伯乐,指春秋时期的孙阳,他擅长相马(睇相的意思),后比喻为能够发现人才的人;千里马,指能日行千里的骏马,后比喻为有才华之士。

   先有伯乐,才能有千里马的出现。观乎历史,汉朝有韩信被萧何提携;三国时期,诸葛亮被刘备三顾茅庐,出山相助,都是千里马遇上伯乐...

出污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出污泥而不染”这一句话,大家都耳熟能详,比喻即使身边的同侪品行恶劣,恶行昭彰,本身仍能鹤立鸡群、独善其身,不受身边伙伴的影响,这跟“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恰恰相反,因而受到大家的称赞。

   北宋时期的包青天铁面无私、廉洁公正、不附权贵,敢替老百姓抱打不平,跟官场中人贪污成风形成强烈对比,可谓“出污泥而不染”的典范。

   此语出自宋朝周敦颐的《爱莲说》,原文提到晋陶渊明喜爱菊花,唐朝以来世人甚爱牡丹,唯独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意思是说,莲花从污泥里生长出来,却不沾染污...

市桥蜡烛 假细心

  蜡烛通常以灯芯幼细为上品,清末民初的时候,广东市桥这个地方,出产的蜡烛上幼下粗,基本上是“造假”的骗人产品,广东俗语也借题发挥,说“市桥蜡烛,假细心”,表示对人有假情假义的行为。

  清末民初时期,蜡烛仍然是大衆主要的照明工具。蜡烛通常以灯芯幼细为上等货,因为燃烧时间较长,相反,若灯芯粗糙,燃烧时间较短,是下价货。

  据说,当时番禺县市桥镇有一间专做蜡烛的工厂,老板十分无良,做蜡烛时粗制滥造,利用废弃旧棉胎、烂棉袄等的棉絮,搓成较粗的棉绳做蜡烛的芯,而外露的蜡烛头,则用又白又...

黑白天鹅

  俗语黑白天鹅的下一句是“日哦夜哦”。其实这句俗语与天鹅没有多大关系,而是以黑天鹅的“黑”代表黑夜、晚上,白天鹅的“白”代表白天、日间。

  “鹅”的广东话发音与象声词“哦”十分相近,它并非指天鹅的叫声,因为天鹅的叫声颇为高音,也没不是哦哦般叫唤。这个俗语实际是取了“鹅”与“哦”发音近似,指某人说话啰唆、喋喋不休、令人烦厌。

  通常与自己朝夕相对的伴侣才可能“日哦夜哦”,这句俗语多形容伴侣,又以女性为主。例如某男士投诉,他的妻子跟从前...

相关标签

“知人口面不知心”大有出处?

  形容别人内心与表面不相符,特别指不怀好意的人,我们会说“知人口面不知心”。   简单来讲,“知人口面不知心”就是说,所见之人脸孔是善良的,却不知道内心究竟如何。这句话原来大有出处。

  这句话最早出自元·尚仲贤《单鞭夺槊》第二折:“哥也,知人知面不知心,你道无二心啊,他怎生背了刘武周,投降了俺来。”就是说,哥啊,(我们)看到他的脸却看不到他的心,他背叛了刘武周,生出了二心才会前来投诚,所以定要小心啊。

  这句话容易读、容易理解,为后世不少文学作品所引用。

  明代施耐庵《水浒》第...

有灯无月不娱人 有月无灯不算春

  这两句诗出自明代诗人唐寅《元宵》一诗,将元宵佳节的特色——明月及彩灯,共冶一炉,砌出一幅美丽夜景的图画。

  民间有俗语:“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意思是八月十五中秋夜,如果天气不佳,云雾遮盖月亮的话,五个月后的元宵夜就会下雪,影响彩灯,令张灯结綵的元宵佳节失色不少。

  这句话在北方可能比较合适,但在南方地区就不一定适当。在南方,正月十五日已是大地回春之时,月亮高挂的机会也高,因此文人墨客也喜...

“富过石崇”与“富过马云”

  讲到一个人是否富有,香港会说“你估我系李嘉诚咩?”内地则会说“富过马云”,上一辈的话则会说“富过石崇”。   李嘉诚富有不用说;马云是阿里巴巴的创始人,互联网时代凭不断创新而富甲一方。那么,谁是石崇呢?

  石崇(249-300年),渤海南皮人(今河北省南皮县),西晋时期大臣,文学家。他是大司马石苞第六子,生于富有家庭,成长在父亲石苞乐陵邵公府上,衣食无忧。

  他出任修武县令,因为才德晋升至城阳太守,后因战功而封侯。

  虽然他聪明,但并不清廉。石崇出任荆州地方军政事务时,以抢劫商贾货品财物而致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