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 走为上计

   《三十六计》是古代兵书,又名《三十六策》,相传是南北朝时期一名将军檀道济所写的兵法书,但亦有指是明、清时期,有人将各种兵家策略集结而成的兵法书。

   书内有三十六条计策,分六大类: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每类有六条计策。“走为上计”是第三十六条计策,归类败战计。此计又被称为“走为上策”、“走为上著”等,是最出名的一条策略。

   据《南齐书·王敬则传》记载:“檀公三十六策,走为上计。”檀公,指南朝宋时名将檀道济,走为上计指檀道济伐魏不利,主动退兵。既然大局已定,无可挽救,唯有退却,才是上策。这种退却并非代表完全失败,只是迫于形势,暂时退下来,绝对可以静待时机,卷土重来。以退为进也是智慧啊!

电灯柱挂老鼠箱

  哪怕是最厌恶、用来盛载老鼠尸体的事情﹐都可以变得浪漫。由以往香港一场大鼠疫而来的俗语“电灯柱挂老鼠箱”,现用来比喻人身高悬殊﹐没有贬义,却是有趣的画面!

  例如一对情侣。身型矫小的她倚偎在昂藏七呎的男朋友身边,看上去就如电灯柱挂老鼠箱。

  老鼠箱的出现沿于本港1894年开始的一场大鼠疫,逾2万人受感染死亡,是本港有纪录以来死亡人数最多的瘟疫。老鼠为患,于是港英政府在电灯柱上,挂上一个黑色的老鼠箱,并鼓励市民把捡到的死老鼠放进这些老鼠箱,以减慢疫情。...

鸟尽弓藏 兔死狗烹

  鸟儿已经打尽,弓已没有价值,可以收藏起来;兔子已死,追赶的猎狗也没有用处,可以烹来吃了。这句话的意思是有些人只能共患难,不能共富贵。当身边的人已没有价值的时候,就可被杀掉或弃置。

  这句话原文是:“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有指最早见于春秋时期越国文臣范蠡写给武将文种的一封信。当时范蠡及文种协助越王勾践打败吴国,范蠡知道越王是个只可共患难不能共富贵的人,于是决定归隐田园,同时亦建议文种快点离开越王。文种期后诈病不上朝,结果被越王赐死。

  上述四句话,在司马光《资治通...

身在曹营心在汉

   “身在曹营心在汉”这话也颇多人熟悉,比喻人虽在某地,但心却怀念异地的亲人。这话其实有上一句的,就是“关羽降曹操”,所以“身在曹营心在汉”的人,便是指关羽了。

   刘备、关羽、张飞桃园结义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现代人更将关羽当作忠义的象征,有“关二哥”之称。这跟典故“身在曹营心在汉”有密切的关系。

   话说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刘备虽然是皇室后代,但一直没有自己的地盘,但徐州牧陶谦年事已高,见刘备才德兼备,因此将徐州的管理权让给了刘备。

  当刘备正式入主徐...

千金之子 不死于盗贼

  这句话出自宋苏轼《留侯论》,原文是:“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何者?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 意思是富家子弟或有才华之士,是不应死在盗贼手里的,生命实在太宝贵,死在盗贼手里并不值得,有点“留得青山在,那怕没柴烧”之感概。

  战国末年,秦灭韩后,张良挟亡国之恨,变卖家财寻求刺客,製作重达120斤的铁椎,在博浪沙与力士企图狙击秦始皇,但不成功,之后逃往下邳隐姓埋名,藏匿起来。

  张良是少数刺杀秦王而仍能生存下来的义士。张良后来协助刘邦灭秦立汉,结束了多年来楚汉相争之局。张良运筹帷幄,被誉为中国史上的“谋圣”,刘邦亦非常...

相关标签

“富过石崇”与“富过马云”

  讲到一个人是否富有,香港会说“你估我系李嘉诚咩?”内地则会说“富过马云”,上一辈的话则会说“富过石崇”。   李嘉诚富有不用说;马云是阿里巴巴的创始人,互联网时代凭不断创新而富甲一方。那么,谁是石崇呢?

  石崇(249-300年),渤海南皮人(今河北省南皮县),西晋时期大臣,文学家。他是大司马石苞第六子,生于富有家庭,成长在父亲石苞乐陵邵公府上,衣食无忧。

  他出任修武县令,因为才德晋升至城阳太守,后因战功而封侯。

  虽然他聪明,但并不清廉。石崇出任荆州地方军政事务时,以抢劫商贾货品财物而致富,建...

水能性淡为吾友 竹解心虚即我师

  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解心虚即我师。古人认为水是挚友、竹是良师,为何如此呢?   

  唐代诗人白居易作品《池上竹下作》有一句名言:“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解心虚即我师”,意思是水的本质淡泊自然,因此是值得结交的好朋友;竹子是中空的,即“虚心”,有谦逊的美德,也因此能成为好老师。

  所谓中空的竹心,其实就是“虚心”,指人心不自满,人愈不自满便愈谦逊。白居易很喜欢竹子虚心的特质,相信有这...

“毛遂自荐”真有其人?

  我们形容自己推荐自己做某一件事情,会以“毛遂自荐”来形容。   其实,“毛遂”原来真有其人,他是战国时期的人,口才了得,他真的“自荐”出使楚国,还促成了一件大事。

  战国时期,赵孝成王九年,秦兵攻打赵国,赵孝成王命令平原君游说楚王,希望楚国能合纵抗秦。平原君准备找20位文武兼备的门客出使楚国,找了19人,仍欠一人,一直找不到合适人选。

  这个时候,一位名叫毛遂的人自荐,平原君赫然发现这位已在门下3年的食客口才相当出色,于是带同他一起见楚王。

  平原君与楚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