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30/03/2023
2021年,国家制定“十四五”规划,为中国未来五年(2021-2025年)定明了前进方向,描绘出发展蓝图。
当中,对中国经济如何规划?对各领域发展有何策略?“十四五”系列主题文章经济篇,以数据配合实例,为大家进行简明易懂的解读。
本文为入门篇的第三篇文章,主要介绍中国如何建设“交通强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十四五经济篇|何谓“交通强国”?
经济发展,交通先行。交通物流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
说到近年中国的交通发展,大家的印象必定是四通八达的高铁。截至2022年底,中国高铁营业里程达4.2万公里,稳居世界第一。
高铁建设高歌猛进,是中国交通运输事业跨越式发展最具代表性的成就。2012年到2021年底,在这十年间,中国从“交通大国”向“交通强国”迈进。
下一个五年,也就是“十四五”时期,中国交通运输进入完善设施网络、精准补齐短板的关键期。“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应该如何理解“交通强国”?
仅靠高铁显然不够全面。中国幅员辽阔,地势复杂,即使铁路能畅通神州大地,也无法满足所有客运和货运的需求,因此“交通强国”首先强调立体互联——铁路、公路、水运、民航、管道、邮政等各种运输方式一体化融合发展。
以下为“十四五”规划中的“交通强国”建设工程:
其次,城市和农村的交通发展也各有侧重点。
“十四五”规划提出,要推进城市群都市圈交通一体化。要达成这一目标,建设轨道交通是重中之重,包括要基本建成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轨道交通网,新增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3,000公里。
农村方面,则是继续推进“四好农村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建设。
建设交通强国更详细的目标,从《“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可以找到。这份规划根据“十四五”规划和《交通强国建设纲要》(2019年)等文件制定。
其中在设施网络方面要达成哪些KPI(主要指标)?可参考以下图表:
十四五经济篇|2035年:基本建成交通强国
那么,中国将在何时建成交通强国?
《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提出,到2035年基本建成交通强国,届时将形成“全国123出行交通圈”和“全球123快货物流圈”。以下是“交通强国”三大阶段及发展目标:
跟“十四五”规划同时出炉的“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则提到,到时候中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正是交通的发达程度。如何理解这两者的关系?
十四五经济篇|高铁网络四通八达 促进国家现代化进程
以高铁为例,纵贯7省市的京沪高铁,连接“京津冀”和“长三角”两大经济区,运行时速达350公里,发车间隔最短只有4分钟。在这样的“京沪速度”下,经常往返京沪两地的民众将高铁列为出行首选,一批“高铁新城”、“高铁新区”应运而生。
由于客源充沛,常年客座率在8成左右,京沪高铁有“中国最赚钱高铁”称号,在提高沿线地区经济活动效率、改善沿线地区投资环境等方面贡献良多。
此外,高铁旅游亦逐步成为带动旅游市场的主力军。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数据显示,高铁覆盖了8成以上国家5A级景区、125个国家4A级景区。
2021年底,位于东北地区的首条通往长白山的高铁——沈佳高铁白敦段开通后,长白山风景区接入全国高铁网,长春到长白山最快2小时18分钟可达。开通一年来,长白山站已接发旅客47万人次,占长白山景区年接待游客量70%以上。
同样于2021年开通的张吉怀高铁,串联起湖南省的张家界、芙蓉镇、凤凰古城等众多著名风景区,被誉为“湘西最美高铁”。数据显示,张吉怀高铁开通以来,湘西地区接待游客增长约52%,门票销售额增长近83%。
交通条件的巨变,更促进张吉怀高铁沿线的乡村发展,形成了产业互补、人员互通的铁路经济带。2022年1-9月,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4.7亿元人民币、按年增长超过3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56.8亿元人民币,增长逾4成。
由此可见,四通八达的高铁网络不仅便利旅客出行,更有利于推动人流、物流、信息流等关键资源加速流动,从而带动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促进国家现代化进程。
十四五经济篇|打通城乡双向运输 农村增收致富
要致富,先修路。交通运输在解决发展不平衡等方面,亦发挥了重要作用。
过去十年,中国“四好农村路”引发乡村巨变,累计新建、改建约253万公里农村公路,解决了1,040个乡镇、10.5万个建制村(经省市级国家机关批准设置的村)通硬化路的难题。
“城货下乡、山货进城、电商进村、快递入户”,城乡双向运输进一步打通后,贫困地区实现了进得来、出得去、行得通、走得畅。
这些成效不仅带动农村增收致富,极大改变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更支撑农村人口向工业和服务业转移,推动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
延伸阅读:十四五经济篇|什么是双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