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宫机械臂能在舱外“爬行” 它比国际太空站的更强?

编辑︰许可

  中国3名太空人乘神舟十二号进驻天宫,他们的其中一项任务,是在天宫机械臂协助下,出舱展开设备组装和测试。其实天宫机械臂也是中国航天人的精心杰作,它不单“举重若轻”,更能在舱外“爬行”,灵活移动。但是,这科幻感十足“中国臂”会比国际太空站的更强吗?

天宫机械臂设7个关节 模仿人类 

  不少人对天宫机械臂的认知,就是安装在天和号核心舱上的一组像手臂的设备,惟这还不算是完整答案,因为除了天和号核心舱的一组外,在稍后升空、将与天和核心舱对接的问天实验舱,也会有一组机械臂。

  先说一下核心舱上的“主臂”。根据各方资料,这组机械臂长10.2米,能承载25吨重量(超过天和号核心舱、问天实验舱的重量)。它采用“七个自由度”构造,这可以理解为有7个用作仰俯、回转等姿态控制的“关节”,其中“肩部关节”3个、肘部1个、腕部3个。

天宫机械臂的“手”,结构或许与大家想像中的很不一样。(网上图片)

  这机械臂可以最大程度地模仿人类手臂活动,且精度极高,操作高度智能化,可以用作舱外状态监视、搬运货运飞船的大型货物,甚至捕获悬停的飞船或舱段、把已对接的舱段整“搬”到另一个停泊口等。

  机械臂亦会协助太空人进行出舱活动。这次神舟十二号任务中,太空人就会“站稳”在机械臂辅助上,出舱工作长达6小时。

 两臂合体 天宫机械臂增长至15米

   另外,天宫上的机械臂还有一个大众觉得很“神奇”的功能,就能在太空站上“爬行”。

  简单来说,太空站的机械臂伸长之后,前端的“手”会紧握一个固定装置。之后机械臂末端就会与“肩部”分开,并变成另一只“手”,前移和紧握第二个固定装置。就此,机械臂两端互相交替、互为固定装置,一步一步地在舱外转移位置,甚至不同舱段,这类移动方式就有如毛虫的爬行。

  也因为机械臂能“爬行”,它的活动范围可以更大,“伸手可及”的地方更多。

天宫机械臂能在舱行“爬行”,其活动范围甚至可以达到其他舱段。(网上图片)

  如果机械臂还不够长呢?刚才曾提及日后发射的问天实验舱也有一臂机械臂,这组机械臂这时或能“伸出援手”。

  问天的机械臂也是“七个自由度”构造,但相对较短,只有5米左右。它既可以独立操作,更可以完全脱离本身的固定装置,与天和核心舱上的“主臂”相连接,双臂合体组长达15米的“长臂”。

  在天宫太空站开始建设之际,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发布了一段名为《太空炫舞中国臂》的短片,里面用动画方面展示天宫机械臂如何“爬动”,还有它双臂合体和把托举太空人出舱活动的画面,看得网民们直呼“太牛了”、“太科幻了”。

  那机械臂能爬动是中国的“独门武功”、“中国臂”已全面超越国际太空站的机械臂吗?

期待天宫机械臂与太空人一同亮相

   和中国天宫大空站一样,国际太空站有不止一组机械臂,而大家相对熟悉的,是美国使用的“加拿大臂2”(以往的“加拿大臂”是安装在穿梭机上,已经退役)。这组由加拿大太空总置设计的机械臂,在太空站的装配和保养上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其实运作多年的“加拿大臂2”也一样会“爬行”,而且它的长度达到17.6米,载重达到116吨,这些数据都比天宫机械臂更强,所以把目前的“中国臂”说成世界第一,不够实事求是。

  当然,天宫机械臂在一些方面有后发优势,特别是“爬行”转移位置后的抓握能力,据报比“加拿大臂2”要强。

聂海胜、刘伯明和汤洪波3位太空已在2021年6月17日升空,他们将是天宫机械臂的第一批使用者。(图片来源:getty)

  另外,天宫的15米长机械臂,已比国际太空站上欧洲机械臂的11.3米,以及日本的9.9米胜一筹,说它能跻身世界第二,或许较为贴近事实。

  目前聂海胜、刘伯明和汤洪波3位太空,已乘神舟十二号飞船进驻天宫太空站的天和核心舱,大家都期望着他们和天宫机械臂同框亮相。 

  延伸阅读:中国航天科技的代表 “天宫”与国际太空站差距大吗?

习近平与神舟十二号航天员进行“天地通话”

中国航天团队访港 展出嫦娥五号带回月球样本

神舟十二号飞船 成功对接中国太空站核心舱

神舟十二号飞船发射成功 3名航天员奔赴中国太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