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2-07-01
由中国自主研制的海洋科考船“珠海云”号2022年5月18日在广州下水,这是全球第一艘智能型无人系统母舰。“珠海云”拥有远程遥控和自主航行功能,在开阔海域可以自主按照设置的路线航行,还能够自主避开障碍物。
搭载无人系统装备 “珠海云”智能化程度高
据介绍,“珠海云”总长88.5米,型宽14米,型深6.1米,设计吃水深度3.7米,设计排水量约2000吨,最大航速18节,经济航速为13节。
“珠海云”的特别之处在于其拥有宽敞的甲板,可搭载数十台配置不同观测仪器的空、海、潜无人系统装备。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海洋实验室主任陈大可表示,“珠海云”可以搭载50多个不同的无人系统,包括无人艇、无人机和水下潜器,实现一个组网的立体的海洋观测。
此外,“珠海云”在硬件上配备了专用于无人系统的布放、通讯、遥控、保障等设备设施,在软件上也增加了无人系统、跨域协同作业的指挥系统。即使在恶劣危险等极端条件下,“珠海云”的无人化和智能化都能令科考任务成为可能。用陈大可的话来说,“我们坐在家里就能可视化地看这个船的所有状态,包括它的作业的模式、数据的采集都能显示。”
延伸阅读:10万吨级“渔业养殖航母” 国信1号从起捕到加工全自动化
“珠海云”核心设备中国制 年底将出海航行试验
资料显示,“珠海云”于2021年7月20日开工建造,科技含量高、建造难度大。它的另一大亮点是其所配备的重要设备国产化率高,动力系统、推进系统、智能系统、调查作业支持系统等核心要素均为中国自主研制。
据悉,参建各方在智能航行、远程遥控、智能机舱等技术风险上,不断攻克建造难关,才能确保按计划下水。“珠海云”下水后将聚焦核心设备、智能系统、无人系统的安装调试,并计划于2022年年底完成海上航行试验并交付使用。
而“珠海云”的投入使用,将对改变传统海洋观测模式,获取实时立体海洋观测数据,提升海洋观测效率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