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鱼拓」技艺:让鱼在纸上「活」起来

编辑︰闻华
撰文︰闻竹石

     在没有拍照技术的宋朝,想「打卡」钓鱼的文人,发明一种技艺,可以在纸上1:1重现鱼类的形貌,这就是「鱼拓」。自古以来,鱼拓都是小众艺术,如今全国鱼拓技师只有约千人,但技艺一直传承下来,被多地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一个庆祝活动中,鱼拓传人赵建明创作的《旗开得胜》为冬奥健儿带去鼓舞和祝福,亦令更多人记住了这项独特的古老艺术。

 

鱼拓最大难点:控制鱼体湿度

      鱼拓(拓:粤音 塌)源於中国传统拓印技术,在宋朝时期最为盛行,是在鱼身上涂抹墨汁或颜色料,將白纸覆盖其上,进行拓印。揭起白纸,补画细节,鱼的长度、形状、色彩就被完整记录在纸上,栩栩如生。最后绘上水草、山石,加上题字,一幅特別的艺术作品就大功告成。

当代中国-文化传承-鱼拓
2010年,北京海洋馆举办「鱼拓展」,展出两幅「国宝」中华鲟的鱼拓作品,鱼体长达2.7米。主办方希望通过鱼拓艺术警示观众,要保护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鱼拓最大的难度在於把握鱼体的干湿程度,太湿或太干燥都会影响染色和拓印效果;如何均匀上色、保证鳞片完整,也非常考验鱼拓师的技术。

当代中国-文化传承-鱼拓
赵建明为准备制作鱼拓的鲤鱼涂上顏料。(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自古以来,鱼拓都是小众艺术,但技艺一直传承至今,被山东、河北、浙江、福建等多地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献礼北京冬奥 鱼拓画引关注

      如今,全国大约有1,000名鱼拓技师,为北京冬奥活动献礼的赵建明,就是传人之一。

当代中国-文化传承-鱼拓
鱼拓师用刷子小心地將鱼的形象拓印在宣纸上。(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年过四旬的赵建明,2015年偶然在电视上见到鱼拓表演,从此沉迷其中,到处拜师学习鱼拓技艺,每天花费5至8小时苦练,有时甚至不眠不休,如今已成为小有名气的鱼拓画家。

当代中国-文化传承-鱼拓
在鱼身上涂上墨汁或染料,用宣纸拓印,鱼的外形就被「复制」到纸上。鱼拓传承赵建明,还在传统技法中融入现代美术元素,令作品与时俱进。(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2021年举办的北京冬奥会倒数计时一周年活动「我为冬奥送祝福」中,赵建明一家三口共同创作鱼拓作品《旗开得胜》,拓印一条长达2.65米的旗鱼,为冬奥健儿送上美好祝愿,引发关注。

当代中国-文化传承-鱼拓
2021年举办的「我为冬奥送祝福」活动中,赵建明一家创作的鱼拓作品《旗开得胜》。(网上图片)

      除了自己创作,赵建明还热心將鱼拓技艺传授给更多人,希望將这一特別的技艺传承下去。

当代中国-文化传承-鱼拓
鱼拓师为拓印好的鱼补画眼睛,並题写诗文。(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承载着中国鱼文化,寄托了作画者的美好祝愿,让鱼儿在纸上「活」下去,与身处不同时空的人们分享见到鱼儿的乐趣,相信这就是鱼拓艺术的魅力所在。

      延伸阅读:千年渔猎文化 鸕鷀捕鱼的消失与传承

王星记扇

改革开放|从公有制、承包责任制到市场化 杭州非遗王星记扇厂浴火重生

1:40

从工具到艺术品 油纸伞「撑起」中国风景

1:40

中华「第一美腿」?金华火腿是怎样做成的?

1:40

「修复」时光的魔法:故宫传承百年的钟表修复技艺

1:40

《文化新演绎》带你细看全国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要回应

(可输入500字)

回应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当代中国立场

WeChat